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人白马去遥遥,初上金堤欲过桥。
望尘不见遮人眼,苦怨无情万万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自行走者的寂寞情怀。"行人白马去遥遥,初上金堤欲过桥",开篇就以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行者孤独的身影和他行进的场景,其中“白马”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自由和豪迈,但此处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单。金堤是古代河堤的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长安城外的一条河堤,行者正欲跨越。
"望尘不见遮人眼"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望而不得的愁绪和失望。这里的“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而“遮人眼”则是说视线被阻挡,无法窥见心中所向往之物。
最后,“苦怨无情万万条”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悲愤和无奈。"苦怨"表达的是深深的怨恨和不满,而“无情万万条”则是说世事无常,无情的变化如同无尽的河流,让人感到无力回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行者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切感慨,以及面对无法实现的愿望时所产生的怅恨。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多愁尤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
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新丰道上灞陵头,又送夫君去远游。
借问柳枝能寄否,古今共有几多愁。
舞腰缤纷长乐东,柳间怅饮送春风。
请君试望邯郸道,青门袅袅彻新丰。
双双春燕飏云霄,楚国宫深乐事饶。
会待急管繁弦际,试取纤条并舞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