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中秋长句

凉风吹空明月高,清光万里见秋毫。

银云栉栉方解駮,河汉掩映如波涛。

须臾扫尽无多子,天影悠悠碧于水。

冰轮正午久停鞭,群动寂然声不起。

谛观此月真跳丸,山河倒影犹蛇蟠。

桂华耿耿巳澄洁,秋气凛凛增清寒。

前年望月都城汴,只恐中霄风雨变。

一杯相属有情亲,侧耳歌楼闻鼓板。

今年望月沙阳山,照我心如铁石坚。

美人千里共明月,遥想闺中只独看。

空庭步月更幽好,白露漙漙湿烟草。

开编况对古圣贤,发愤忘忧不知老。

男儿本自甘贱贫,富贵名传能几人。

题诗对月到日出,锦囊何似庞眉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的变幻与深邃,以及月光下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从“凉风吹空明月高”开始,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而明亮的世界,月光如同万里之遥的清澈目光,能够洞察细微之处。接着,“银云栉栉方解駮,河汉掩映如波涛”,描绘了云层散去后,银河仿佛波涛般在夜空中闪烁的情景。

“须臾扫尽无多子,天影悠悠碧于水”则展示了月光逐渐洒满大地,天空呈现出一片深邃的蓝色,与水中的倒影相互辉映的美丽画面。接下来,“冰轮正午久停鞭,群动寂然声不起”描述了月光下的世界一片宁静,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只有月轮高悬,万物皆息。

“谛观此月真跳丸,山河倒影犹蛇蟠”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流转与变化,山河在月光下仿佛蜿蜒的蛇形,生动地描绘了月色下的自然景观。随后,“桂华耿耿巳澄洁,秋气凛凛增清寒”则通过桂花的皎洁与秋意的清凉,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清新。

最后,“前年望月都城汴,只恐中霄风雨变。一杯相属有情亲,侧耳歌楼闻鼓板。今年望月沙阳山,照我心如铁石坚。美人千里共明月,遥想闺中只独看。空庭步月更幽好,白露漙漙湿烟草。开编况对古圣贤,发愤忘忧不知老。男儿本自甘贱贫,富贵名传能几人。题诗对月到日出,锦囊何似庞眉客。”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与当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他回忆起过去与友人的相聚,如今独自面对明月,心中却充满了坚定与平静。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人生的价值与追求,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富贵名利,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对知识的渴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一)

我家梁溪傍,门对九龙山。

山中有幽趣,游息可忘年。

陆子泉最甘,次之即龙渊。

馀波作梁溪,可溉万顷田。

公垂读书堂,古屋尚数间。

我欲隐山下,诛茅占其前。

疏泉凿池沼,植竹来云烟。

纵目望震泽,策杖登山巅。

神游八极表,心迹两超然。

更结莲社侣,远追竹林贤。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二)

秋风动梁溪,何日理归鞅。

放逐正拘囚,寤寐劳梦想。

新诗聊慰今,旧事那追往。

缅怀故山居,杞菊苗应长。

挂冠神武门,便欲学疏广。

躬耕南亩云,实报无卤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三)

落叶不可数,枝间绿将稀。

节物一如此,感叹何时归。

庭闱眇千里,箧藏老莱衣。

从兹就閒旷,勿使吾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四)

寂灭乃可乐,纷华何足娱。

百年会有尽,富贵同邱墟。

不如早抽身,卜此山林居。

手植松与桂,青青三万株。

幅巾坐其下,萧散谁如吾。

衣食粗饱暖,身在即有馀。

归依金仙氏,妙契端不虚。

借问名利者,还有此乐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