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棹孤舟.海淀

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

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

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一片亭亭空凝伫",开篇即以孤独的亭子和人物的静立,营造出寂寥的氛围。"趁西风霓裳偏舞",借西风中的衣袂飘动,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流转。

"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通过白鸟受惊和水边的菰蒲摇曳,以及远处传来浣纱女子的低语,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动态,也暗寓了诗人对往昔或远方的思念。

"丹碧驳残秋夜雨",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冷落,丹红与碧绿的色彩对比,更显秋意的萧瑟。"风吹去采菱越女",风吹过,连采菱的女子的身影也消失在远方,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辘轳声断,昏鸦欲起",辘轳声的消失和昏鸦欲归,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延续。最后,"多少博山情绪",诗人借博山炉(古代香炉)的典故,表达了内心深处难以言表的愁绪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明月棹孤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纳兰性德清丽婉约的词风,以及他对人生离别与寂寞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形式: 词牌: 河传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