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逢原挽词(其一)

落落江湖一伟人,当年玉立映簪绅。

四朝耆旧推先达,三国英雄出后尘。

金板袐谋空淟汨,土门奇祸足悲辛。

悬知精爽犹堪畏,嚼齿传闻不满龈。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为曾逢原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曾逢原生平的回顾和对其人格的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

首联“落落江湖一伟人,当年玉立映簪绅。”以“落落”形容曾逢原的卓然不群,犹如在江湖中独树一帜的伟人,而“玉立”则描绘了他当年挺拔的形象,如同高洁之士,映照着官场中的士绅们。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曾逢原的非凡人格与高尚品质。

颔联“四朝耆旧推先达,三国英雄出后尘。”进一步赞扬了曾逢原作为四朝元老的地位,以及他对于后辈的影响,如同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虽非开创者,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里将曾逢原与三国英雄相提并论,既体现了他对时代的贡献,也彰显了他的影响力。

颈联“金板袐谋空淟汨,土门奇祸足悲辛。”描述了曾逢原在政治上的智慧与策略,即使是在困境中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但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遭遇的不幸命运。这里的“金板袐谋”可能指的是他在政治决策中的深谋远虑,“空”字则表达了这种智慧未能得到完全施展的遗憾。“土门奇祸”则可能是指他遭遇的某种意外或不幸事件,令人感到悲哀与辛酸。

尾联“悬知精爽犹堪畏,嚼齿传闻不满龈。”表达了对曾逢原精神力量的敬畏,即使他已经离世,其精神依然令人畏惧。同时,通过“嚼齿传闻”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曾逢原事迹的传颂,虽然传闻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但足以说明他的影响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挽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曾逢原的个人魅力和历史地位,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曾逢原挽词(其二)

惊闻义骨殒狐狸,怅失中朝一吏师。

广汉威名由擿伏,宽饶直气不容欺。

丹心共愤时多难,白首相期论少卑。

满眼西风空溅泪,何心忍读蔡邕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安次山挽词(其一)

都门惜别泪沾巾,回首孤城草木春。

封豕遥闻食上国,疾风悬料识忠臣。

程婴已死终存赵,扬子虽生辄美新。

青史高名知不朽,遗荣犹贲土中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安次山挽词(其二)

晓殿传催玉笋班,东风小立照衰颜。

临分愧我江湖上,伏节悲君矢石间。

往事凄凉千古恨,旧交零落几人还。

殊方更致生刍奠,目断高丘涕泪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刘资政挽词(其一)

国耻忍言城下盟,忽惊河洛失清宁。

心摧宝仗离宸极,血溅辕门落将星。

请死自缘鸣越甲,乞师谁为哭秦庭。

高名会与丘山重,一诵遗箴一涕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