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色忽西转,坐为千里分。
高帆背楚落,寒日逆淮曛。
断烧缘乔木,盘雕隐片云。
乡关百战地,归去始休军。
此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场景,通过风、帆、日和树木的描述,展现了送别时的愁苦与离别之情。首句“风色忽西转”以风的转向表达友人即将远行的情景,而“坐为千里分”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去感到心中已有千里之隔的孤独感。
接下来,“高帆背楚落,寒日逆淮曛”中的“高帆”象征着即将启程的船只,而“背楚落”则是指船只离开楚地的景象。诗人借“寒日逆淮曛”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凄凉。
第三句“断烧缘乔木,盘雕隐片云”中,“断烧缘乔木”可能暗示着某种割舍的情感,而“盘雕隐片云”则是船只在远处逐渐消失于云端的景象。
最后两句“乡关百战地,归去始休军”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和战争之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归途中的军队给予安息的期望。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抒发了离愁、思念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
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
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
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
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
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
杜门聊自适,湖水在窗间。
纵得沧洲去,无过白日闲。
多慵空好道,少贱早凋颜。
独有东山月,依依自往还。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