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子敏司丞赴北

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

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

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马鞭的影子拖着云彩进入京城,年轻的士子正当好时光去追求功名。
不惧路途遥远,骑马奔波三千里,渴望像大鹏展翅飞翔九万里高空。
在白玉建造的楼阁中挥毫泼墨,受到皇恩的荣耀笼罩。
何必折下柳枝来表达离别之情,只需写下诗篇来倾诉别离之感。

注释

鞭影:马鞭的影子。
帝京:京城,指首都。
驿骑:驿站的快马。
鹏抟:大鹏展翅。
白玉楼:形容华丽的楼阁。
黄金台:古代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建,象征尊贵和赏识。
折柳:古时习俗,折柳表示离别。
诗篇:诗歌,用来表达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任子敏司丞即将远赴北方任职的情景,以壮志豪情和文人雅致相结合的方式表达送别之意。首句“鞭影拖云入帝京”形象生动,犹如任子敏的豪迈身影伴随着马鞭的光影直上京城,展现了他昂扬的志向和决心。接着,“少年正好作功名”点出他正值青春年华,有着建功立业的抱负。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决心和壮志,即使长途跋涉三千里,也要像大鹏展翅那样追求九万里的高远目标。诗人通过这些描绘,寄寓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

“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则转而描述任子敏在京城的文臣生活,暗示他将在朝廷中施展才华,受到恩宠。最后,诗人以“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收束,表达了无需传统的离别习俗,只需以诗篇寄托深厚的情感,显得更为文雅且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豪放,既体现了送别的深情,又展现了主人公的雄心壮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除夜即事

除夕无诗侣,灯窗酒独斟。

三更风雪夜,一片岁寒心。

衰老常忧病,清闲不废吟。

明朝年八十,晚景惜榆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哭别月村(其二)

三山秀气孕英奇,表表才名冠一时。

唐殿策高蕡不第,荆州人去粲何依。

传家有子犹堪羡,埋骨无山亦可悲。

留得帚金诗稿在,灯窗读罢泪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唐竹卿道士相过

一径秋风老碧苔,柴扉掩昼少曾开。

诗书门户无人到,只有通玄道士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夏夜小酌

小酌酬清兴,凭阑看月移。

分茶醒醉客,添烛了残棋。

萤影明桐井,蛙声出草池。

荒城江漏远,试问夜何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