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子夜歌(其六)

荧荧斜月辉,累累清露垂。

中宵不还卧,徘徊独为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景象,通过“荧荧斜月辉”和“累累清露垂”两句话,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美的氛围。诗人深夜未眠,独自徘徊,心中似乎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或思绪。这种对孤独与深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四时子夜歌(其七)

郎从何处来,重袍那如水。

酒无沙糖味,为他沃寒尔。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四时子夜歌(其八)

北风振枯林,严霜杀百草。

欢不与时竞,独向相思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懊侬歌(其一)

五丝合欢被,还得五丝缝。

侬为懊恼曲,还持懊恼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懊侬歌(其二)

布帆百馀幅,阿娜自生风。

江水满如月,那得不愁侬。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