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东西

游人别,一东复一西。

出门相背两不返,惟信车轮与马蹄。

道路悠悠不知处,山高海阔谁辛苦。

远游不定难寄书,日日空寻别时语。

浮云上天雨堕地,暂时会合终离异。

我今与子非一身,安得死生不相弃。

形式: 古风

翻译

游人纷纷各自离去,有的向东有的向西。
出门后背道而驰,彼此不再回头,只留下车轮和马蹄声作别。
漫漫道路上无迹可寻,山高海阔,不知谁在艰辛跋涉。
远行的人难以定下归期,无法寄送书信,只能日日回味离别的言语。
浮云飘忽升天,雨水坠地,短暂的相聚终将分离。
如今你我并非独自一人,怎能不顾生死不相扶持。

注释

游人:离散的行人。
别:告别。
东:东方。
西:西方。
背:背对。
车轮:交通工具。
马蹄:马的蹄声。
不知处:无从寻找。
远游:长途旅行。
书:书信。
别时语:离别时的话语。
浮云:天空中的云。
雨:雨水。
会合:相聚。
子:你。
非一身:并非单独。
弃:放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与亲人分别时的哀伤情怀和对彼此离别之痛苦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游人别,一东复一西" 直接点出主题,即人与人之间的告别和离散,这种离合如同日常生活中行走的方向变化,无情却又必然。

"出门相背两不返,惟信车轮与马蹄" 描述了分别时刻的冷漠,只有车轮和马蹄作为忠实的见证,这里的“不返”暗示了一去不复返的宿命。

"道路悠悠不知处,山高海阔谁辛苦" 抒情中透露出对远方旅途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对于背后山河的无限思念。"辛苦"二字更深化了离别带来的痛楚。

"远游不定难寄书,日日空寻别时语" 显示了诗人对于无法确定归期而又渴望与亲人通信的焦虑和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浮云上天雨堕地,暂时会合终离异" 以自然景象比喻人世间聚散无常,如同浮动的云朵和不期而遇的雨水,最终都将分道扬镳。

"我今与子非一身,安得死生不相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渴望,即便是肉体上的分离,也希望灵魂能够相随。"死生不相弃"充满了对亲情永恒不变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对家乡、亲人以及生命中不可抗力离别的深切感受,是一篇充满哀愁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成都曲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

翩翩兮朱鹭,来汎春塘栖绿树。

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

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

谁知豪家网尔躯,不如饮啄江海隅。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伤歌行

黄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君系御史府。

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

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

身著青衫骑恶马,东门之东无送者。

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堕马蹄下。

长安里中荒大宅,朱门已除十二戟。

高堂舞榭锁管弦,美人遥望西南天。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别离曲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忆昔君初纳綵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