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伤歌行

黄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君系御史府。

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

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

身著青衫骑恶马,东门之东无送者。

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堕马蹄下。

长安里中荒大宅,朱门已除十二戟。

高堂舞榭锁管弦,美人遥望西南天。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皇宫命令迅速抓捕,京兆尹被囚禁在御史台。
出门再无部下跟随,连亲戚相见也难开口。
上奏结果贬为南海尉,使命下达片刻不能停留。
身穿青衫骑劣马,东门外无人来送别。
驿站差役催促严厉,常有人因此跌落马下。
长安城内空荡豪宅,朱门之内只剩十二戟。
高堂舞榭音乐停歇,美女遥望西南天空哀伤。

注释

黄门:宫廷使者。
诏:皇帝的命令。
捕:抓捕。
京兆君:京兆尹。
系:囚禁。
御史府:御史台。
部曲:部属。
不容语:无法交谈。
谪尉:被贬为县尉。
南海州:南方的某个州。
须臾:片刻。
青衫:低级官吏的服装。
恶马:劣马。
邮夫:驿站差役。
防吏:防范官员。
喧驱:大声驱赶。
荒大宅:废弃的大宅。
朱门:豪门贵族的住宅。
已除:已撤去。
高堂:高大的厅堂。
舞榭:歌舞楼榭。
锁管弦:停止音乐。
美人:美女。
遥望:远望。
西南天:远方的西南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遭遇政治磨难的官员被捕后的境况,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亲情的渴望,以及对权势更迭下的无奈。黄门诏下,京兆君系御史府,是说高级官员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被关押在御史府中,显示出政治斗争的严峻性。

诗人通过“出门无复部曲随”和“亲戚相逢不容语”,展现了被捕者与外界的隔绝,以及家属朋友间的恐惧心理。辞职后的官员不得久留,急忙赶赴南海州任职,这种仓促离别反映出时代背景下的紧张气氛。

“身著青衫骑恶马”、“东门之东无送者”,则描绘了被捕者的孤独和凄凉,无人为其送行,显示出社会对失势者的冷漠。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堕马蹄下,是官府执行命令的严厉以及这种执行过程中的紧迫感。

“长安里中荒大宅”、“朱门已除十二戟”,通过废弃的大宅和被撤去的门戟,反映出昔日荣华如今已成往事。高堂舞榭锁管弦,美人遥望西南天,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美人在高堂之上弹奏着琴瑟,对远方的故土和亲人充满了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荣辱更迭、世事无常的主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和温情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别离曲

行人结束出门去,马蹄几时踏门路。

忆昔君初纳綵时,不言身属辽阳戍。

早知今日当别离,成君家计良为谁。

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

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怨

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

人当少年嫁,我当少年别。

念君非征行,年年长远途。

妾身甘独殁,高堂有舅姑。

山川岂遥远,行人自不返。

形式: 古风

杂歌谣辞.白鼍鸣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

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形式: 乐府曲辞

江村行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