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怀三十首(其十)》由明代诗人沈鍊创作,通过自然景象与道德修养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智慧与道德实践的深刻思考。
首句“川流赴东海,涓涓无止息”描绘了江河奔腾不息地流向大海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接着,“君子秉明义,夙夜常警惕”点明了君子应具备的高尚品德和持续警醒的精神状态。这两句将自然界的动态与人的道德追求相联系,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道在日用间,变化非可测”指出道德与智慧并非遥不可及,它们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且变化莫测,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领悟。接下来,“神龙乘云翔,精理亦绵历”以神龙翱翔于云间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深奥真理的追求和理解过程的漫长与艰难。
“颜回虽生知,学履复纯密”引用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说明即使天赋异禀,也需要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来完善自我。最后,“功业道所生,聪明心自得”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了道德与智慧的根源在于内心,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够实现内心的满足与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探讨了个人修养、道德实践与智慧追求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思与提升自己,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