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炼所作的《咏怀三十首》中的第十一首。诗中通过对大舜的描述,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治国才能。
首句“大舜居东夷,耕稼承二亲”,描绘了大舜在东方夷地,勤于农耕,孝顺父母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他的勤劳与孝道。接着,“傲弟不为咈,中心但安仁”两句,赞扬了大舜对待弟弟的态度,即使弟弟对他有所冒犯,他也能宽容以待,心中始终秉持仁爱之心。
“一朝遘王历,得之河水滨”描述了大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成为帝王的机会,他选择在黄河岸边接受这一命运的转变。接下来,“天命既有赫,覃思安万民”两句,表达了上天赋予大舜的使命,他深思熟虑,致力于安抚和治理广大民众。
“四岳一以举,鸣佩为王臣”表明大舜得到了四方贤士的支持,成为了他们的君主。“敷言共光被,纯德无缁磷”赞扬了大舜的言论和品德,他的言辞光明磊落,道德纯净无瑕。“委顺同大化,千古称其真”总结了大舜顺应自然规律,治理国家的成就,他的做法被后世长久称赞为真实而伟大的。
整首诗通过赞美大舜的品德和治国能力,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