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云惨四垂,万景浩成悲。
白日不可见,青天自取欺。
晚烟先夜色,宿雨借寒威。
泥潦莫相涴,西风会有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秋日的景象。"寒云惨四垂,万景浩成悲"中的“寒云”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气氛,而“万景浩成悲”则表达了诗人因四周景色被阴霾笼罩而产生的情感。紧接着,“白日不可见,青天自取欺”通过对比明亮与昏暗,强化了这种情绪。
"晚烟先夜色,宿雨借寒威"进一步渲染了气氛的沉郁,并且“晚烟”的提前到来与“宿雨”的继续影响,加重了阴冷感。然而,“泥潦莫相涴,西风会有时”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变化的期待和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在萧瑟秋日中的悲凉情怀,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变迁的深刻感悟。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秋风云气寒,秋雨昼夜兼。
饥禽湿不飞,左右烦顾瞻。
有雀独飞下,施徐入吾檐。
毛羽刷参差,嘴距交钩铦。
跳乘新舂箕,取饱公不嫌。
而吾本有意,听之取微纤。
忽惊自飞去,窗聿不少淹。
反就高高枝,啁哳气不恬。
嗟乎此微类,岂不无以厌。
来既冒弹射,固难责其廉。
然余乃无罪,见怒何过严。
扬子江风十月初,西驾巨浪渺无隅。
常忧倾摇地为动,意欲起塞天无虚。
大舟不行就系岸,小舟分去争得鱼。
舟中壮士起坐笑,有酒更为斜阳酤。
古人重非道,饥不苟豆羹。
有为非其心,或不脱冕行。
如何后世人,以官业其生。
鄙哉乐欺人,犹以圣自名。
一日不为田,百草已有根。
况复闲三时,其秽何待论。
岂不有钱镈,徒羞慵借勤。
岁晚忧不耕,何独议锄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