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首(其七)

四皓隐商山,子陵隐严濑。

隐身非隐名,清致一何在。

羽翼若为成,狂奴滋故态。

一出竟奚为,名被世人卖。

所以终南山,捷径不可再。

形式: 古风

翻译

四位高人隐居商山,严陵先生也隐居在严滩。
他们隐藏的是形迹而非姓名,清高的风度又在哪里显现呢?
如何才能拥有飞翔的翅膀,那个狂放不羁的人又恢复了旧态。
一旦踏入尘世,究竟为何,名声竟被世人当作商品一样买卖。
因此,如同终南山,捷径不再能轻易寻求。

注释

商山:指秦末四位著名隐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的隐居地。
严濑: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有交情,后隐居不仕。
名:姓名。
狂奴:指性格狂放不羁的人,这里可能暗指某位隐士。
捷径:容易达到目的的近路或途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感古十首(其七)》,主要描绘了历史上四位隐士——四皓和严陵的故事。四皓隐居商山,严陵则选择在严濑隐居,表面上他们选择了避世的生活,但实际上他们的名声并未因此而消失。诗中提到“羽翼若为成”,暗示他们本有才华,但因追求名声而未能完全隐逸。接着批评他们一旦出仕,就失去了隐居的初衷,名声反而被世人所利用。

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隐逸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远离尘嚣,更是精神上的超脱与清高。最后两句“所以终南山,捷径不可再”强调,如同终南山的隐居之路,一旦走过了就无法回头,意味着隐居生活一旦被打破,就难以找回那份纯粹的清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隐士生活的深沉反思,也寓含了对名利诱惑的警醒。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古十首(其六)

商君金徙木,赵高鹿为马。

徒欲取民信,疑心随解瓦。

罔民适自欺,何以刑天下。

四维已灭亡,命脉存已寡。

焚书火咸阳,斯言信非假。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感古十首(其五)

共工触不周,荆卿悲易水。

所遭虽异时,等为血气使。

争帝力已穷,报怨反害己。

一为狂夫愚,一为刺客靡。

二者俱无成,三叹而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感古十首(其四)

相如归全璧,范增撞玉斗。

为主心固同,逆顺异所守。

发怒俱忘身,裂眦欲碎首。

此完彼玷缺,尽在一举手。

万形各有敝,斯名长不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感古十首(其三)

豫让口吞炭,智伯头已漆。

报仇须及晨,安用诈行乞。

饮器骨已枯,癞哑特小术。

壮士死于义,千古犹一日。

弃主事雠人,万死奚足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