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

白发不奈短,青春何太奇。

酒尊花雨后,茶鼎柳绵时。

瘦苋枯肠惯,清香老鼻知。

胡床元自稳,羽扇未应迟。

情话要可纪,吾人真自痴。

且挥孙氏麈,更费阿弓麋。

稍觉燕迎社,莫嗔莺哺儿。

老夫行去国,船掠涨淮湄。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白发无法忍受日渐稀疏,青春为何如此短暂奇妙。
酒杯在雨后花丛中洗净,茶壶在柳絮纷飞时烹煮。
清瘦的我已习惯苦涩的蔬菜,只有那股清香能触动老鼻的知觉。
竹椅本就稳固,手持羽扇也无需急躁。
想说的话值得记录,我们确实有些痴心。
暂且挥舞着孙氏拂尘,再饮一杯阿弓麋的美酒。
渐渐感到燕子迎接春社的到来,别怪莺鸟忙着喂养小鸟。
我这老者即将离开国都,船只掠过淮河涨水的河岸。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短:稀疏。
青春:年轻的时光。
奇:短暂而奇妙。
酒尊:酒杯。
花雨后:雨后赏花。
茶鼎:茶壶。
柳绵时:柳絮飘飞的时候。
瘦苋:形容人瘦, 苋菜。
枯肠:形容肠胃空虚。
清香:清淡的香气。
老鼻:老年人的鼻子。
胡床:竹椅。
羽扇:羽毛扇。
未应迟:不必着急。
情话:深情的话语。
可纪:值得记下。
孙氏麈:孙绰的拂尘, 指文人雅士的装饰。
阿弓麋:美酒名。
燕迎社:燕子迎接春社的节日。
莺哺儿:莺鸟喂养小鸟。
行去国:离开国都。
船掠涨淮湄:船只驶过涨水的淮河岸边。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狂热与老年的沉稳,表达了诗人对待生命态度的哲思。开篇"白发不奈短,青春何太奇"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接着"酒尊花雨后,茶鼎柳绵时"则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生活画面,表现了诗人享受老年生活的平和心态。

中间两句"瘦苋枯肠惯,清香老鼻知"写出了诗人对茶味的独特体验,这里的“瘦苋”指的是细长的茶叶,“枯肠”则形容茶汤的醇厚,而“清香老鼻知”则表明诗人的感官仍旧敏锐,能够品出茶中的精妙。

"胡床元自稳,羽扇未应迟"继续描写了诗人安享晚年的情景,“胡床”是古代的一种坐具,意指悠闲的生活状态;“羽扇”则是在炎热夏日中缓慢摇动的扇子,这两物件都是静谧生活的象征。

"情话要可纪,吾人真自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待情感的看法,即尽管情感可能会让人变得愚蠢,但正是这种真诚的情感才使得人生有意义。

接下来的"且挥孙氏麈,更费阿弓麋"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诗人在此提到了两种古代贵族享用的高档车辆“孙氏麈”和“阿弓麋”,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物质享乐的一种超然态度。

"稍觉燕迎社,莫嗔莺哺儿"这两句则是对待人生的建议,诗人提倡人们在年老时应当心境平和,不必为琐事所扰。

最后"老夫行去国,船掠涨淮湄"则描绘了诗人晚年的游子情怀,“老夫”指的是诗人的自称,而“行去国”表明他即将离开故土前往远方;“船掠涨淮湄”则是对此次旅行的景象描述,通过水流的动态和声响,增添了一种离别之情。

整首诗以一种平淡中带着哲理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位老者对待生命、时间、情感乃至物质享乐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石恪画醉僧

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买菊

偶烦孔方兄,聘此高妙姿。

粲然顾我笑,佳哉今何时。

维摩初不病,坐获大奇胜。

便拈楖栗来,祖师有律令。

形式: 古风

再用前韵

玉涧安在哉,注目匡山云。

都梁有奇特,渠自能挽君。

伏雌端可烹,岂惟酒盈樽。

老子堪料理,枯肠为之醺。

奕奕弦上语,大似机中纹。

白头得胜妙,叹咤初未闻。

更弹醉翁操,洗我蒲团昏。

且复瀹龙焙,谁言淮水浑。

形式: 古风

再至山阳

北湖锥也无,四海一儿子。

此生吾知之,不过老病死。

五斗一强谋,要饱聊尔耳。

秃发犹读书,尽胜种种事。

初解行脚包,问讯长淮水。

端欲洗枯肠,相见辄欢喜。

将借官屋居,聊复置床几。

更煮楚州糜,尚欠淮南睡。

手中楞严经,咀嚼真有味。

姑降老鼻雷,岂复论字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