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非铸复非镕,泓澄忽此逢。
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哲理的诗句,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首句“非铸复非镕”暗示一种纯净无瑕的状态,不受外界污染和影响。紧接着,“泓澄忽此逢”则描绘了一种清澈透明的水面,仿佛意外遇见了什么美好的事物。
接下来的“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更深化了这种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即使是水中生物,也无需逃避,因为诗人的心如同镜子一般清澈,能够映射出真实的世界,而不受任何干扰。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内在纯净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