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其六)南方七宿

翼,二十二星大难识。

上五下五横著行,中心六个恰如张。

更有六星在何许?三三相连张畔附。

必若不能分处所,更请向前看野取。

五个黑星翼下头,欲知名字是东瓯。

形式: 古风

翻译

二十二颗星星难以辨认分布在翼宿中。
上方五颗下方五颗横向排成一行,中间六个恰好展开。
还有六颗星星在哪里?三个三个相连在张宿旁边。
如果不能分辨它们的位置,那就请再往前看野外的部分。
翼宿下方有五颗黑色星星,想要知道它们的名字是东瓯星。

注释

翼:天文中的二十八宿之一,这里指翼宿。
二十二星:指翼宿中的二十二颗主要星星。
大难识:很难辨认清楚。
上五下五:上方和下方各有五颗星星。
横著行:横向排列成一行。
中心六个:中间区域有六颗星星。
恰如张:像张开的样子。
更有六星:另外存在的六颗星星。
三三相连:以三颗为一组相互连接。
张畔附:附着在张宿的旁边。
必若:如果。
不能分处所:无法区分它们的位置。
五个黑星:五颗看起来较暗的星星。
翼下头:在翼宿的下方。
东瓯:古代地名,这里代指特定的星名或星群。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丹元子步天歌(其六)南方七宿》,出自唐代诗人王希明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深厚的星象知识,通过对南方七宿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天文修养与艺术才华。

"翼,二十二星大难识。上五下五横著行,中心六个恰如张。"

这一段落描绘的是翼宿,它由22颗星组成,不易辨识。诗人细致地描述了这些星辰的排列方式,上下各五颗星横亘其间,中间则是六颗星星如织网一般。

"更有六星在何许?三三相连张畔附。"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另外六颗星星,这些星星分布在翼宿之旁,它们三三相连,如同布下天幕,勾勒出边界。

"必若不能分处所, 更请向前看野取。"

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告诫读者,如果难以辨别这些星宿的位置,不妨向前望去,在更广阔的夜空中寻找它们的踪迹。

"五个黑星翼下头,欲知名字是东瓯。"

最后,诗人指出了翼宿下方的五颗暗淡星辰,它们被称为“东瓯”,这是对星象知识的又一次展现,显示出诗人对于天文的深入了解和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南方七宿的描写,更是诗人心中宇宙图景的一种投射,它将观察与想象、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星辰宇宙的崇敬和探索。

收录诗词(31)

王希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号:丹元子
  • 籍贯:唐时

相关古诗词

丹元子步天歌(其七)南方七宿

轸,四星似张翼相近,中央一个长沙子。

左辖右辖附两星,军门两黄近翼是。

门下四个主司空,门东七乌青丘子。

青丘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

以上便为太微宫,黄道向上看取是。

形式: 古风

刺当涂者

末劫兰香科下人,衣冠礼乐与君臣。

如来若向阎浮出,莫现从来丈六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钟员外

静追蘋末兴,况复值萧条。

猛势资新雁,寒声伴暮潮。

过山云散乱,经树叶飘飖。

今日烟江上,征帆望望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相和歌辞.倢伃怨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籥草萋萋。

春风吹花乱扑户,班倢车声不至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