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冯使君水晶数珠

泠泠瀑滴清,贯串有规程。

将讽观空偈,全胜照乘明。

龙神多共惜,金玉比终轻。

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冷冽的瀑布滴水清澈,流淌中遵循着规律
我将诵读观空的佛经,它比明亮的珠宝还要珍贵
龙神也一同珍视,认为金玉相比之下微不足道
我渴望它能在玄晖大师手中,常能激发超脱世俗的情感

注释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
瀑滴:瀑布滴落。
清:清澈。
贯串:连续不断。
规程:规则或流程。
讽:诵读。
观空:观察空性,佛教术语,指领悟万物无常。
偈:佛经中的短诗。
照乘明:比喻佛法的光明。
龙神:神话中的神灵,此处可能象征智慧或尊贵。
共惜:共同珍视。
金玉:贵重的金属和宝石。
轻:在这里指不被看重。
玄晖:可能是人的名字,也可能指深奥的智慧。
手:掌握。
常资:常常提供。
物外情:超脱世俗的情感或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串清澈透明的水晶数珠,其规律的形态宛如瀑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诗中“将讽观空偈,全胜照乘明”两句表达了对这串数珠不仅外观上令人赞叹,而且在精神上也有着超凡脱俗的光芒。

龙神与金玉相比,虽贵重但终究轻于这水晶数珠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诗人通过“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表达了对这串数珠的珍视,以及希望它能常伴身边,成为超越物质之外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水晶数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上冯使君渡水僧障子

跣足拄巴藤,潺湲渡几曾。

尽权无著印,不是登闲僧。

熊耳应初到,牛头始去登。

画来偏觉好,将寄柳吴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上卢使君

一别旌旗已一年,二林真子劝安禅。

常思双戟华堂里,还似孤峰峭壁前。

步出林泉多吉梦,帆侵分野入祥烟。

自怜酷似随阳雁,霜打风飘到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上卢使君二首(其一)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

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

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

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氂。

形式: 七言律诗

上卢使君二首(其二)

司马迁文亚圣人,三头九陌碾香尘。

尽传棣萼麟兼凤,终作昌朝甫与申。

楼耸娇歌疏雨过,风含和气满城春。

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见高宗梦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