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招宝塘倾水浅深,会骸山古家销沉。
都缘世上钱神贵,地下刘伶改姓金。
这首诗名为《鸳鸯湖棹歌(其七十三)》,作者是清代诗人朱彝尊。诗中以招宝塘和会骸山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画面。"招宝塘倾水浅深"暗示财富聚集之地如今可能已衰败,水势或深或浅,暗喻世事无常。"会骸山古家销沉"进一步强调昔日显赫家族的没落,如同山中的遗迹被遗忘。
后两句"都缘世上钱神贵,地下刘伶改姓金"更是点睛之笔,将金钱比喻为神明,表达了对世人拜金主义的批判。诗人借用历史人物刘伶,说他在地下也要因金钱而改变姓氏,寓言人们在生前死后都被金钱所驱使,讽刺了世人对财富的过度追求。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揭示了社会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及其带来的潜在危机,具有一定的社会讽喻意味。
不详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
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春绢秋罗软胜绵,折枝花小样争传。
舟移濮九娘桥宿,夜半鸣梭搅客眠。
郎牵百丈上官塘,客倚篷窗晚饭香。
黄口近前休卖眼,船头已入语儿乡。
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岸经。
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阴桑柘石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