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台桐柏观二首(其一)

欲访琳宫入翠微,满山烟雨正梅时。

神仙事秘人难问,造化功深世莫知。

海近应通三岛信,年多空见八分碑。

身中龙虎吞天地,谁肯留心继鍊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天台桐柏观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神秘的探索与感悟。首句“欲访琳宫入翠微”,表达了诗人对神秘仙境的向往,踏入一片被翠绿环绕的山林之中。接着,“满山烟雨正梅时”描绘了春日里山间烟雨蒙蒙,梅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神仙事秘人难问,造化功深世莫知”两句,诗人借由对仙人之事和自然法则的探讨,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接下来,“海近应通三岛信,年多空见八分碑”则进一步将想象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暗示着与遥远岛屿的联系以及历史的痕迹,即古老的碑文。

最后,“身中龙虎吞天地,谁肯留心继鍊师”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修炼与宇宙真理的追求,认为只有深入内心,才能理解天地万物的奥秘,同时也暗含了对传承古代智慧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和自我超越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9)

罗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天台桐柏观二首(其二)

金庭福地竟如何,当日山前异事多。

子晋高风传世表,仙翁遗迹在岩阿。

三清路远须由学,九转功成岂怕魔。

我有玉符真诀在,黄衣谁肯远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

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

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

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天台茅桥

京城湿墨遗相知,心绕天台四散飞。

记得小田桥上月,五更河露湿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慈云院

七十有馀岁,不曾游此山。

因寻白云路,深入翠微间。

晓涧烟霞合,春岩草木斑。

谁灰心地火,占取一生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