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卫军解讲诗

妙轮辍往驾,宝树未开音。

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

眇眇玄涂旷,高义总成林。

七花屏尘相,八解濯芳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约的作品,名为《和王卫军解讲诗》。诗中充满了深厚的佛教色彩和哲理思考。我们可以逐句进行鉴赏:

妙轮辍往驾:这里的“妙轮”指的是佛法之轮,即佛陀所转的正法之轮,象征着佛教的普度众生。“辍往驾”则是形容这法轮的威力和力量,如同御驾一般。

宝树未开音:宝树通常指的是菩提树,下面坐的是释迦牟尼佛。这里说“未开音”,可能暗示着佛陀尚未开始宣讲佛法,或是诗人在表达一种等待和渴望。

甘露为谁演:甘露在佛教中是一种清凉美味的饮品,象征着佛法的甘美。这里“甘露”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化心灵之物,而“为谁演”则是在询问这佛法是为了哪些人而传授。

得一标道心: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追求与领悟,通过修行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境界。

眇眇玄涂旷:这里的“眇眇”形容时间悠长,“玄涂旷”则是描述宇宙或自然界的神秘与广阔。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时间和空间深刻体验的心情。

高义总成林: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高尚的道德理念下,修行者们聚集在一起,如同森林中的众多树木。

七花屏尘相,八解濯芳襟:这里“七花”和“八解”可能是象征性的数字,代表着某种精神层次或境界。“屏尘相”则是在说这些高尚的理念能使人超脱世俗尘埃,“濯芳襟”则是形容这种精神境界之美好。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哲学和修行方法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体验,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精神世界追求与向往的情感。通过这些意象和比喻,诗人试图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信息。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和王中书德充咏白云诗

白云自帝乡,氛氲屡回没。

蔽亏昆山树,含吐瑶台月。

秋风西北起,飘我过城阙。

城阙已参差,白云复离离。

皎洁在天汉,倒影入华池。

将过丹丘野,时至碧林垂。

九重迎飞燕,万里送翔螭。

形式: 古风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诗

岁暮岂云聊,参差忧与疾。

匪浣孰能赐,持身固无述。

握兰空盈把,待漏终不溢。

嚣喧满眼前,簿领纷盈膝。

安用谈天辩,徒劳梦赐笔。

挂冠若东都,山林宁复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其二)

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

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和刘中书仙诗二首(其一)

清旦发玄洲,日暮宿丹丘。

昆山西北映,流泉东南流。

霓裳拂流电,云车委轻霰。

峥嵘上不睹,寥廓下无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