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

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

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冬季的雪景,诗人在雪后独自前往南溪,寻找行迹,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诗中“谁怜屋破眠无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之人的同情心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困境和无奈。而“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则写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以及雪花飘落的壮观景象。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独特的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一)

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二)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曰避世堂

犹恨溪堂浅,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

隐几颓如病,忘言兀似瘖。

茅茨追上古,冠盖谢当今。

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

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

湖上行人绝,阶前暮霭深。

应逢绿毛叟,扣户夜抽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溪堂留题

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

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

残雪照山光耿耿,轻冰笼水暗溶溶。

溪边野鹤冲人起,飞入南山第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