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

落叶屑窣鸣风廊,四无人声夜未央。

道人过我谈真常,客舍有底相迎将。

竹炉篝火曲木床,乌桕为烛枫脂香。

青梨累累饤坐光,黄甘十子近著霜。

醯梅蜜杏经年藏,红糁缀枝加柘浆。

莼藕藷芋蘘荷姜,堆盘满桉次第尝。

忆初见翁修水旁,转头八十须眉苍。

尔时尊宿略丧亡,屹如枞桧老不僵。

而我昔漫参朝行,十年投闲坐老狂。

人生一梦炊黄粱,诸法本闲人自忙。

况今世故甚扰攘,与翁幸憩菩提坊。

夜阑一酌馀甘汤,他年此乐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与高僧疏山清公对语的情景,以及两人共同品尝美食的温馨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静夜晚的氛围,以及两位智者之间的深刻交流。

首句“落叶屑窣鸣风廊”,以落叶在风中的轻响,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深邃。接着,“四无人声夜未央”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夜色正浓。随后,诗人引入了与高僧的对话场景,“道人过我谈真常”,体现了两人之间关于哲学与精神层面的探讨。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详细描述了他们共享的美食:“竹炉篝火曲木床,乌桕为烛枫脂香。”竹炉上燃起篝火,曲木床边,乌桕作烛,枫脂散发香气,营造出一种简朴而雅致的氛围。接着,诗人列举了丰富的食物:“青梨累累饤坐光,黄甘十子近著霜。醯梅蜜杏经年藏,红糁缀枝加柘浆。莼藕藷芋蘘荷姜,堆盘满桉次第尝。”这些食物不仅种类繁多,且各有特色,从色泽到味道,都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自然的馈赠。

最后,诗人回顾了与高僧初次相遇的情景,并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梦。“忆初见翁修水旁,转头八十须眉苍。尔时尊宿略丧亡,屹如枞桧老不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高僧智慧与坚韧品质的敬仰。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过去,曾“漫参朝行,十年投闲坐老狂”,而现在能与高僧共度宁静时光,感到无比珍惜。“人生一梦炊黄粱,诸法本闲人自忙。况今世故甚扰攘,与翁幸憩菩提坊。”诗人认为人生如同一场梦,忙碌是自我束缚,而此刻与高僧的相聚,是在纷扰世界中的一片净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与高僧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活、时间、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昔与道颜智俱二僧居武宁明心寺未几与俱避贼山中颜几不免绍兴三年复会于广寿寺偶作一首

昔与二子居明心,避贼夜走南山阴。

天寒更蹋沮洳径,月黑错堕杨梅林。

历险登危四三里,少复前行过溪水。

平明乞火野人家,十日身藏岩窟里。

闽俱叹我装赍空,蜀颜转陷妖氛中。

谁言性命脱针孔,沉忧伤人衰疾同。

春风酣酣柳边寺,相对梦中论梦事。

莫嫌薄饭一茎齑,郡国而今无鼓鼙。

形式: 古风

送贤上人归云门庵

云门秀色连云居,石林参天冬不枯。

溪回彷佛菜叶下,路转崔嵬茆屋孤。

上人一口尽诸佛,肯顾世上群儿愚。

独寻庞老不惮远,此事古有今人无。

我穷活计依精庐,千年香火勤朝晡。

远来无物可祗待,苦笋淡粥同斋盂。

翻然别我出门去,春雨趁耕姜芋区。

不须领众强自苦,一庵高卧真良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秀老住南岳上封寺

人生孰不营,世事复见羁。

独有山居佳,古语不我欺。

君今视霄汉,已与诸佛期。

而我在泥滓,未免高人嗤。

劝君安此山,老大将何之。

底处不相见,勿言长别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久雨溪涨寿朋惠示长句次韵一首

缘云细路投僧坊,路边松楠森自行。

初来紫竹半含箨,白花忽已吹垂杨。

念昔联翩背京洛,于时初登君子堂。

还朝我执太史笔,侍宴君持光禄觞。

由来用舍判殊路,玉堂绛阙遥相望。

公车推轮下庾岭,我舟捩柁辞黄冈。

艰难晚厄汝溪上,天雨属闻颓院墙。

不忧漏湿有新句,醉墨在纸犹淋浪。

桃花水涨鸟不渡,安得奋飞来我旁。

夜来颠风起天末,起占初日照屋梁。

明窗洗砚午阴寂,前荣观棋春昼长。

百年未满且挈挈,万缘顿息宁皇皇。

更能伴我千钟饮,径欲因公倒橐装。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