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桥道者并诸化土写求(其一)

去一得三,添六成四。有口无舌,有眼无鼻。

写得十成,以何为是。

挂在大目溪头,恰似守桥土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空的作品,名为《造桥道者并诸化土写求(其一)》。诗中以奇特的象征和对比手法表达了一个深意。

"去一得三,添六成四",这两句看似数学运算,实则寓言般地描述了某种变化或舍弃后反而有所增加的过程,可能暗示着破旧立新或去除表象后的实质增长。

"有口无舌,有眼无鼻",通过描绘看似缺失的部分,揭示出世间万物并非完美无缺,也暗示了对世间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或事物本质的洞察。

"写得十成,以何为是",进一步强调了追求完美的过程中,真正的价值可能并不在于形式的完整,而是内在的意义和理解。

"挂在大目溪头,恰似守桥土地",将作品比喻为守桥的土地神,寓意其守护和引导作用,可能是对修桥者的敬仰,也暗示了作品具有指引人们前行的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表达了对生活、艺术和修行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造桥道者并诸化土写求(其三)

咄这老冻齈,是甚么面孔。

似马头又圆,谓驴耳不耸。

有毒鳖鼻蛇,无底破漆桶。

遍处持来搅聒,十分是个灭胡种。

形式: 古风

颂古(其十六)

西来密意庭前柏,有语无语徒分拆。

若是道人但举来,只么守株无了日。

形式: 偈颂

颂古(其六)

大食波斯饮百杯,停杯把挹万人魁。

送风使过黄牛峡,不问瞿塘滟滪堆。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其七)

德山棒,临济喝,寸刃未施先败阙。

丛林尽谓是上机,明眼衲僧也大屈。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