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歌

月从东出西壁沈,曾照千古万古之人心。

人心只有月照破,达人当之成酒淫。

卿不闻李太白苏子瞻,把酒频问月,无月酒不斟。

月为抵愁之白玉,酒为买笑之黄金。

吾徒俯仰明月下,月亦傲兀窥人深。

径须椎罂倒瓮为月尽一醉,如何青天白眼放月还西岑。

狂歌他日作佳事,共道此乐今宵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任士林的《月下歌》,以月与酒为主题,描绘了诗人月下饮酒、借酒浇愁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开篇“月从东出西壁沈”,以月亮升起的动态描绘出夜晚的宁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远。接着“曾照千古万古之人心”一句,将月光与人类心灵相连,强调了月光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人心只有月照破,达人当之成酒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通过饮酒来寻求解脱的心态。接下来引用李白和苏轼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借酒消愁的传统观念。

“月为抵愁之白玉,酒为买笑之黄金”运用比喻,将月比作化解愁绪的白玉,酒比作换取欢笑的黄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借助月光和美酒来抚慰心灵的过程。

“吾徒俯仰明月下,月亦傲兀窥人深”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月光似乎也在观察、理解着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径须椎罂倒瓮为月尽一醉,如何青天白眼放月还西岑”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尽情享受当下的态度,即使在月光下畅饮至醉,也不愿轻易放手,表现出一种对自由和快乐的追求。

“狂歌他日作佳事,共道此乐今宵今”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当下欢聚的喜悦相呼应,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40)

任士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颖秀,六岁能属文,诸子百家,无不周览。后讲道会稽,授徒钱塘。武宗至大初,荐授湖州安定书院山长。为文沉厚正大,一以理为主。有《松乡集》

  • 字:叔实
  • 号:松乡
  • 籍贯:元庆元鄞县
  • 生卒年:1253—1309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益秋怀集句

春草秋更绿,能得几时好?

人生非金石,坐愁红颜老。

振衣千仞冈,木落雁飞早。

无营地转幽,逐动自纷扰。

时哉不我与,全身以为宝。

不是傲当时,用拙存吾道。

形式: 古风

春游集句

兴来无远近,吾得及春游。

江月随人影,山光落钓舟。

树交花两色,石横水分流。

天外猿啼处,数峰生暮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其一)

泽欲流,强用兵。仁者师,无威声。持百万,如云行。

令所出,时扬鹰。不血刃,惟功成。

形式: 古风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其二)

来南东,用生道。前旌旗,后盾纛。称兑戈,存障堡。

上韬略,匪勇暴。泯杀机,遂仁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