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洪誓师

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

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

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

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老和尚如同古画中的人物,静静地坐着,话语中透露着哲理。
他擅长诊断病症如同医术高明的圣手,又熟悉山中草木,知晓它们的灵性。
人们常常来找他求药,而他心满意足,不拘于手持经文的形式。
他喜欢与人一同沿着溪边的竹林漫步,鞋袜上沾满了秋天的青苔。

注释

老僧:年老的和尚。
古画:古老的画卷,比喻有古典韵味。
闲坐:安静地坐着。
语中听:话语中蕴含着值得聆听的道理。
识病:能识别疾病。
方书圣:医术高超的人,像编写药方的圣人。
谙山:熟悉山中环境。
草木灵:指草木的特性和灵性。
人来:人们前来。
多施药:经常施舍药物帮助他人。
愿满:心愿满足。
不持经:不拘泥于传统的诵经修行方式。
相伴:一起,相伴相随。
寻溪竹:沿着溪流旁的竹林探索。
秋苔:秋天的苔藓。
袜履青:袜子和鞋子上都沾上了青色的苔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开篇“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老僧对于艺术的追求和他超然物外的心境。"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则展示了老僧不仅精通医术,而且对自然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接着,“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表明老僧乐于助人,但又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不为世俗之事所羁绊。最后“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则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穿着简单的鞋子,在秋天的苔藓中漫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智慧又有修养、与世俗保持距离却又乐于助人的高尚形象。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王建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赠胡浾将军

书生难得是金吾,近日登科记总无。

半夜进傩当玉殿,未明排仗到铜壶。

朱牌面上分官契,黄纸头边押敕符。

恐要蕃中新道路,指挥重画五城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索暹将军

浑身著箭瘢犹在,万槊千刀总过来。

轮剑直冲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

闻休斗战心还痒,见说烟尘眼即开。

泪滴先皇阶下土,南衙班里趁朝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郭将军

承恩新拜上将军,当直巡更近五云。

天下表章经院过,宫中语笑隔墙闻。

密封计策非时奏,别赐衣裳到处薰。

向晚临阶看号簿,眼前风景任支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崔礼驸马

凤皇楼阁连宫树,天子崔郎自爱贫。

金埒减添栽药地,玉鞭平与卖书人。

家中弦管听常少,分外诗篇看即新。

一月一回陪内宴,马蹄犹厌踏香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