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见说如何与若何,恰如风向树头过。
若论父子分明处,自古绵州所出多。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了惠的《闻父讣二首(其二)》。诗中以“见说如何与若何”起句,表达对父亲去世消息的震惊和感慨,仿佛风过树梢,轻描淡写中蕴含深深的悲痛。接下来,“恰如风向树头过”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听到噩耗时心情的飘忽不定和难以言表的哀伤。
诗人进一步通过“若论父子分明处”表达了对父子亲情的深沉思考,认为在处理父子关系上,绵州(今四川绵阳一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典范。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传统的认同,以及对父亲为人处世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的意象,传达了对亲人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父子关系的深刻理解。
不详
眉毛盖眼赤须胡,女嫁男婚不识渠。
唯是我侬偏孝顺,十年不作问安书。
不是耳从声畔去,亦非声向耳边来。
新罗国里打斋鼓,老汉钵盂齐展开。
海眼为香饵,悲心作钓钩。
鱼龙知几许,贪者自抬头。
八万四千毛窍里,如来禅与祖师禅。
一回白汗俱通畅,忌口更须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