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谣

朝拾园中花,暮作机上纱。

妇织不停手,姑纺不停车。

园中花有尽,虫蠹兼风损。

苟遇商贩来,腾踊价无准。

经多愁纬少,买花连夜造。

不惜斤两过,且要边幅好。

门前索租赋,催钱又催布。

细意织得成,犹恐监官怒。

年饥负私债,钱物无称贷。

拟尽纳官馀,抱布城中卖。

城中布虽贱,得钱图得现。

不恨利轻微,但愿身常健。

举家忙不已,一丝难上体。

钱布汗血成,监官莫轻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织布谣》描绘了明代普通百姓在社会压力下的生活境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无奈。

诗中以“朝拾园中花,暮作机上纱”开篇,形象地展示了织女们从早到晚忙碌于田间与机房的生活状态。接着,“妇织不停手,姑纺不停车”进一步强调了她们劳作的勤奋与持续性。然而,自然界的破坏与市场的不确定性给她们的生计带来了挑战,“园中花有尽,虫蠹兼风损”,即使辛勤耕作,也难以避免自然灾害和虫害的影响。面对商贩的随意定价,她们只能“腾踊价无准”,显示出市场力量对个体命运的冲击。

织女们在织布时面临着“经多愁纬少”的困境,既要追求布料的质量,又要考虑成本的控制。为了应对可能的债务和税收压力,她们不得不“不惜斤两过,且要边幅好”,在有限的资源下尽可能地满足需求。然而,即便如此,她们仍需面对“门前索租赋,催钱又催布”的困境,以及“细意织得成,犹恐监官怒”的担忧,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官府对民众的压迫。

诗的最后部分揭示了织女们为解决生计问题而采取的策略:“拟尽纳官馀,抱布城中卖”。尽管城中的布价低廉,但能够换取急需的现钱。她们不抱怨微薄的利润,只希望身体健康,因为“举家忙不已,一丝难上体”。这反映了她们在艰难生活中对生存的渴望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织女的日常生活,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面临的经济压力、社会不公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酸与抗争。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凤鸟何不至

凤鸟何不至,碧梧空好枝。

百世一巢阿,千年一鸣岐。

虽云有其名,谁得常见之。

余生去古远,仰愧闻而知。

仲尼叹吾已,楚狂歌德衰。

燕雀争高骞,白日喧枭䲭。

箫韶在虞廷,此物当来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问天

颜渊短于命,盗蹠终以寿。

贞廉迫齑盐,淫富酒肉臭。

奸凶恶不报,良善吉罔佑。

兰蕙花易衰,萧艾根易茂。

虽云物有数,天意实大缪。

赋予亦既偏,视听复贸贸。

是非竟何在,斯理孰可究。

问天天不言,纳纳自昏昼。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螳螂捕蝉歌

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

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

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

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

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

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采桑曲

清晨采桑露如雨,妾身本是良家女。

使君有妇妾有夫,妾请使君听妾语。

人生节义重移山,一女二夫非等閒。

秋胡黄金道旁意,直见生死嫌疑间。

不惜朱颜镜中老,只恐蚕多叶稀少。

蚕多叶少蚕苦饥,蚕少不堪衣债讨。

朝桑暮桑欲如何,缫车未停催上梭。

无心巧妆浓画蛾,镜台蛛丝萦网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