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功名双鬓雪,心事数重山。
山下人家好,终朝爽气閒。
这首诗以“功名双鬓雪,心事数重山”开篇,巧妙地将个人的功业与内心的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诗人用“双鬓雪”象征岁月的流逝和功业的追求,用“数重山”比喻心事的繁复和难以排解的情感纠葛。这种对比,既展现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也蕴含着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渴望。
接下来,“山下人家好,终朝爽气闲”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生活图景。山下的村落,给人以安宁与舒适之感,终日里弥漫着清新的空气,透露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前文的功业与心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与内心的矛盾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艺术上,它巧妙地运用了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使得作品既有深度又具感染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人生深刻的洞察。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滚滚势长往,泠泠味自清。
拟将修水记,何况有诗情。
不忧悬榻室,可柰污人风。
踏破青鞋底,犹疑是软红。
来莫怨春迟,去莫怨春忙。
春不随人老,谁教汝断肠。
人间三伏暑,海内一薰风。
独咏微凉句,公权似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