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酬正夫

汪子怪我不作诗,意欲窘我荒唐辞。

自顾拙兵苦顿弱,安敢犯子之鼓鼙。

子之文章既劲敏,屡从大敌相摩治。

左立风后右立牧,黄帝秉钺来指麾。

蚩尤跳梁从风雨,电师雷鬼相奔驰。

顷之截首挂大旆,两肩冢葬高峨危。

如何韬伏不自发,欲用古术先致师。

遗之巾帼武侯策,司马岂是寻常儿。

应须敌气已衰竭,然后铁骑来相追。

回戈坐致穷庞伏,得非欲学韩退之。

嗟我岂敢与子校,唯图自守坚城陴。

况兹忧窘久废绝,空馀衰老扶疮痍。

开卷旧字或不识,岂能有意争雄雌。

朝来据鞍试矍铄,是翁独足相撑支。

检勒稍稍就部伍,亦欲一望将军旗。

曹公东壁不羞走,周郎未得相凌欺。

便须持此邀一战,非我无以发子奇。

形式: 古风

翻译

汪子责怪我不再写诗,意图使我陷入荒诞的言辞困境。
我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冒犯你的文采和才华。
你的文章犀利敏捷,常与强大的对手较量。
你如同风后和牧者左右辅助,黄帝手持斧钺指挥若定。
蚩尤般的人物在风雨中横行,你的文字如电师雷鬼般奔腾。
不久后,你的文章大获成功,高高挂起旗帜,威势显赫。
为何要隐藏才华,想用古法先发制人。
赠你巾帼不让须眉的策略,司马岂是等闲之辈。
应在敌方气势衰弱时,铁骑才会追击。
你可能想效仿韩愈,但我只想坚守自己的阵地。
我怎敢与你比试,只求保全自己,如同坚守城墙。
长久以来,我因困厄而疏于创作,只剩老朽之躯。
即使翻开旧书,有的字都不认识,哪有心思争胜。
早晨骑马试身手,老翁也能支撑一时。
整理思绪,准备加入队伍,只为一睹将军风采。
曹操东征也曾败逃,周瑜也未能轻易压倒我。
我愿借此机会一战,没有我,你无法发挥奇谋。

注释

窘:使陷入困境。
拙兵:才疏学浅。
鼓鼙:战鼓,比喻文采。
劲敏:犀利敏捷。
左立风后:比喻辅佐者。
黄帝: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跳梁:嚣张跋扈。
韬伏:隐藏才华。
巾帼武侯策:女性智谋,如诸葛亮般的策略。
铁骑:骑兵,代指强大的军事力量。
韩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
曹公:曹操。
周郎:周瑜。
邀一战:挑战。
发子奇:激发对方的奇思妙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戏酬正夫》,通过与友人汪子的互动,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对战争策略的理解。诗中,郑獬以轻松戏谑的方式回应汪子对自己的批评,说自己因拙于诗艺而不敢轻易作诗,但并不意味着他缺乏战斗精神。他称赞汪子文笔犀利,如同黄帝指挥大军对抗强敌,暗示汪子在文学上的才华。他还提到战术上需等待时机,如同诸葛亮的智谋,而非急于求成。

诗中提到“遗之巾帼武侯策”,暗指运用智谋而非直接冲突,表明郑獬更倾向于稳健的策略。他自谦地说自己年老力衰,无法与汪子比拼才情,但仍然渴望通过阅读和学习来提升自己。最后,他以曹操和周瑜的历史典故为喻,表示愿意接受挑战,期待与汪子展开一场文学对决,以此激发对方的创新才能。

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巧妙,体现了郑獬在应对批评时的机智和幽默,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文学和战争策略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收麦

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

一苞十馀茎,一茎五六穗。

实粒大且坚,较岁增三倍。

芟穫载满车,累累犊衔尾。

大挈置之场,巃嵷丘陵起。

妇姑趁天色,扑抶喧邻里。

贫者捃其馀,翁妪携稚子。

农家兹有获,卒岁可无馁。

去夏水漂屋,汩窜幸不死。

以得补所失,囷圌可储峙。

云问麦之收,丰饱何因尔。

得非长官贤,政化顺天理。

无乃农夫勤,蚤莫事耘耔。

兹盖天公仁,雨泽以时至。

消灭贼与蟊,陇亩皆稠穊。

嗟嗟尔之民,无忘天公赐。

形式: 古风

杂兴三首(其三)

秦皇按长剑,杀人如刈草。

何独李斯辈,竟以丞相老。

汉元服儒衣,收谏如蓄宝。

何独萧望之,诛锄恨不早。

沧海飞天波,枯泽淤行潦。

刘累婴其喉,蛟龙不为暴。

鲁士固多贤,亲师仲尼道。

至于出处间,惟有颜生到。

形式: 古风

杂兴三首(其二)

块泥封两耳,师旷亦为聋。

离朱捏两目,触面不得通。

折弓断其臂,安得为逢蒙。

白日照六合,光耀当天中。

苟为物所蚀,齯齿犹成童。

君子诚其意,默通大化工。

所以虞舜明,不在双重瞳。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杂兴三首(其一)

女娲鍊五石,上补天之缺。

如锢黄金液,万古无由裂。

尧舜首制度,巨防高巀嵲。

后世日破穿,通为万鼠穴。

譬彼果蓏虫,熟烂恣攻啮。

岂无良工手,一起为施设。

非若天之难,前辈有夔卨。

苟或不关心,女娲亦为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