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

长安狭斜路,纵横四达分。

车轮鸣凤辖,箭服耀鱼文。

五陵多任侠,轻骑自连群。

少年皆重气,谁识故将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鉴赏

《长安道》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内繁华与矛盾并存的社会景象。首句“长安狭斜路,纵横四达分”点明了长安城内道路纵横交错的特点,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便利,也暗示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状态。

接着,“车轮鸣凤辖,箭服耀鱼文”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长安贵族或权贵阶层的奢华生活。车轮上的凤凰装饰、箭服上的鱼纹图案,都是当时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凸显了人物的身份与品位。

“五陵多任侠,轻骑自连群”则揭示了长安城中另一面——崇尚武力与豪侠之风。五陵一带是豪侠聚集之地,他们以轻骑兵为伴,形成一个个小团体,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对力量与个性的追求。

最后,“少年皆重气,谁识故将军”表达了对年轻一代价值观的感慨。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变化的时代,年轻人更看重个人的气魄与能力,而忽视了传统与历史的传承。这里暗含了对社会风气转变的反思,以及对传统价值可能被边缘化的担忧。

整体而言,《长安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隋代长安城的多元面貌,既有繁华与奢华,也有矛盾与反思,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4)

何妥(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父何细胡。本胡人,通商入蜀,因家于郫县。妥少机警,有口才,知乐律,而好臧否人物。文帝时累迁至国子祭酒。尝言苏威不可信用,以是与威有隙。出为龙州刺史,终于国子祭酒任。谥肃。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及文集等,已佚

  • 字:栖凤
  • 籍贯:隋西城

相关古诗词

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

大乐遗钟鼓,至乐贵忘情。

俗久淳和变,年深礼孝生。

嶰谷调孤管,仑山学凤鸣。

浮云成舞曲,白雪作歌名。

闻诗六义辨,观漏八风平。

肃穆皇威畅,沦涟河水清。

钧天动丝竹,括地响錞钲。

尽美兼韶濩,盛德总咸英。

寥亮凫钟彻,飘扬翟羽轻。

小臣属千载,时幸预簪缨。

行欣负苍璧,衢坛听九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乐部曹观乐诗

东海馀风大,陶唐遗思深。

何如观遍舞,奏鼓间摐金。

清管调丝竹,朱弦韵雅琴。

八行陈树羽,六德审知音。

至道兼韶濩,充庭总韎任。

高天度流火,落日广城阴。

百神谐景福,万国仰君临。

大乐非钟鼓,且用戒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晋熙公别诗

太行君失路,扶摇我退飞。

无复红颜在,空持白首归。

色移三代服,尘化两京衣。

道穷方识命,事云乃知非。

西候追孙楚,南津送陆机。

云薄鳞逾细,山高翠转微。

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

但令寸心密,随意尺书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