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致斋闲书寺壁

晚日微明弄雨馀,竹阴桐影共萧疏。

旋移小榻中庭坐,读尽扶桑太帝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藏于竹林之中的隐逸生活图景。首句"晚日微明弄雨馀",表达了傍晚时分,光线柔和,细雨绵绵的氛围,给人一种淡雅与宁静的感觉。"竹阴桐影共萧疏"则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居住环境的幽深与清凉,竹林和桐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清凉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

"旋移小榻中庭坐",这里的小榻即是小凳或小床,诗人坐在这小小的休息之地,处于中庭,这个位置选择暗示了诗人对静谧环境的追求以及他与世隔绝的心境。"读尽扶桑太帝书"则展示了诗人潜心读书,探索古籍典故的生活状态。扶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树,太帝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位尊神或仙人,这里的“太帝书”未必真实存在,但它象征着深奥难懂的知识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宁静与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也反映出诗人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与文化追求。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忆西湖旧游

西湖晴碧晚溶溶,与客常来坐好风。

记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犹在画船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王昭君(其四)

极目胡沙满,伤心汉月圆。

一生埋没恨,长入四条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王昭君(其三)

几岁后宫尘,今朝绝国春。

君王重恩信,不欲遣他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王昭君(其二)

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

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