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独游帖尔园,至沙律定堡看黄叶

可怜瘦尽秋怀,寥空也换凄凉色。

平林远近,西风作意,教伊狼藉。

薄霭愁笼,斜阳冷染,画残金碧。

怪宵来悄听,閒截堕玉,幽蛩语,无人识。

况又江关庾信,尽频年、赋成萧瑟。

殊方异客,空山何处,独寻行迹。

我本飘零,树犹如此,岁华堪惜。

想故园旧侣,著书才罢,一尊相忆。

形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历帖尔园,至沙律定堡观赏黄叶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可怜瘦尽秋怀”,以“瘦”字形象地描绘出秋日的萧瑟与寂寥,引出“寥空也换凄凉色”的感慨,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清氛围。接着,“平林远近,西风作意,教伊狼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一种荒凉而深沉的意境,西风的吹拂使得林木摇曳,落叶满地,更添几分悲凉。

“薄霭愁笼,斜阳冷染,画残金碧”,薄雾笼罩着大地,夕阳的余晖给景色披上一层冷色调的光辉,画面显得既静谧又略带忧郁。接下来,“怪宵来悄听,闲截堕玉,幽蛩语,无人识”,夜晚悄悄降临,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蝉鸣,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却无人能懂,增添了几分孤独与神秘。

“况又江关庾信,尽频年、赋成萧瑟”,这里借用了庾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庾信在江关流连多年,写下了许多哀伤的作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漂泊异乡、岁月易逝的无奈与哀愁。

“殊方异客,空山何处,独寻行迹”,身处异乡,作为过客,诗人独自在空旷的山中寻找着自己的足迹,这一句充满了孤独与探索的意味。最后,“我本飘零,树犹如此,岁华堪惜”,诗人自比为飘零的树木,感叹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惋惜。

“想故园旧侣,著书才罢,一尊相忆”,诗人回忆起故乡的朋友们,他们或许正在著书立说,而自己只能在异乡怀念他们,这一句充满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雪中读杨崙西寄词,走笔次韵作答

肝胆曾相寄。偶然间、河梁挥手,海天无际。

三载飘蓬忧患足,何况风尘失意。

向海外、高楼孤倚。

极目乡国何处是,猛愁来、怕读君此句。

身世感,尚同慰。鬓丝照影增憔悴。

枉穷边、谈兵说剑,纵论兴废。

马上琵琶供涕泪,陶写羁情未已。

任击筑、狂歌粗俚。

歌罢阴阴天又雪,酌蒲桃、暂作消寒计。

鹦醉喝,玉龙起。

形式:

卜算子.张在初观察席上分咏,余得蒲草

嫩绿点云根,雨后涵春气。

戏谑金钱作小名,不是寒窗味。

短剑剪微风,砚北闻香细。

待洗寒泉白石盘,供养倪高士。

形式:

添字罗敷媚.用纳兰容若韵

名园夜趁嬉春约,扶步青苔。阿姊催回。

行到悄无人地月华来。

相逢只恨当时错,鸾信羞开。触恼愁怀。

一片落红曾印缕金鞋。

形式:

国香慢.日耳曼女士李士馨花明玉艳,略识华文。与陈骏生典簿邂逅白陵。联骑看花,擘巾题句,拟之洛水江皋,不是过也。后士馨以流离远徙,竟绝声闻。骏生重访旧居,大有朱箔天涯之感。因取士馨往日赠诗,属张小轩茂才译为长篇,自书于册,而委余题首

海样多情。只相思脉脉,相惜惺惺。

天涯绮怀,才诉又堕香盟。

半叠银笺写泪,纵微吟、不是双声。

芳辞试重译,一曲花游,软语分明。

佳人原薄命,叹天寒倚竹,波远飘萍。

敲残鸾镜,绝忆鹦母曾听。

我亦风尘倦客,尽伤心、重过旗亭。

春愁奈何,许如此韶光,付与啼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