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昼常陪俗,清宵得养魂。
几时成草屋,终日掩柴门。
事迫文方出,身闲道始尊。
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方壶自咏》之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白昼常陪俗,清宵得养魂。” 这两句描绘了白天里世俗纷扰不息,而夜晚则是心灵得以修养的时候。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保护内在精神世界的渴望。
“几时成草屋,终日掩柴门。”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他希望能建造一间草屋,整天与世隔绝,只关注于心灵的修养。
“事迫文方出,身闲道始尊。” 这两句表明只有当外界的事务减少,诗人的文章才得以流露。当身体自由无束时,诗人对于道德和精神追求的尊崇才能体现出来。
“世方怀祖逖,吾已吊刘琨。”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在世俗之中,但内心却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纷争,他的心灵早已到达了古代高尚人物,如祖逖、刘琨那样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精神空间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远离世俗纷扰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心怀古代贤士,对高尚道德的尊崇之情。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事体向晚境,情怀非少年。
平生不得地,至死亦由天。
坐背暑弥胜,行膺寒愈坚。
愿言过去苦,莫与后来贤。
无象始无假,有形斯有邪。
盈虚怜日月,聚散笑烟霞。
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
谁能离火宅,吾与上牛车。
谁和阳春曲,仍操白雪音。
郊寒犹有骨,岛瘦未无心。
云到散时看,月当亏处寻。
可怜持玉尺,终不度金针。
残腊天垂老,新春日始孩。
玄君归浑沌,青帝出胚胎。
楼上独倚处,海边相见来。
闲思栽五柳,怒欲拔三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