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象始无假,有形斯有邪。
盈虚怜日月,聚散笑烟霞。
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
谁能离火宅,吾与上牛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方壶自咏》。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禅宗思想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无象始无假,有形斯有邪。”开篇两句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万物在未有形态之前是纯粹无伪的,但一旦有了形相,就伴随着各种世间的诱惑和错误。这两句诗已经预示了作者对人生、宇宙以及存在本身的一种超然视角。
“盈虚怜日月,聚散笑烟霞。”这里的“盈虚”指的是事物的盛衰变化,“怜日月”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这种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宇宙万象的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这两句诗深入探讨了“无我”的禅理概念。意谓即使是最根本的存在(一性)也不再有个体自我的界限,更不用说那些外在的自然规律(五行)。这种思想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与宇宙和谐统一的追求。
“谁能离火宅,吾与上牛车。”末两句则是引用佛家典故中的“火宅”,比喻世间的烦恼痛苦。诗人自问谁能脱离这火宅,又自答说自己将随着象征智慧的牛车一起升华。这不仅是一种对个人解脱的追求,也是对所有众生能够共同摆脱痛苦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本质、生命真谛以及个体解脱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禅理造诣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谁和阳春曲,仍操白雪音。
郊寒犹有骨,岛瘦未无心。
云到散时看,月当亏处寻。
可怜持玉尺,终不度金针。
残腊天垂老,新春日始孩。
玄君归浑沌,青帝出胚胎。
楼上独倚处,海边相见来。
闲思栽五柳,怒欲拔三槐。
生死何时了,盈虚祇足伤。
谁能一刻静,大胜百年忙。
反己求中帝,逢时说外王。
纷纷徒藉藉,踽踽亦凉凉。
兴发花开处,情生叶落边。
既为欣厌惑,未脱死生缠。
凿破心中月,冲开顶上天。
俗儒应大笑,古佛不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