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简陋的房舍在城外,先人的薄产只有田园。
周围林茂田野广阔,不闻城市中车马声喧。
钓鱼人垂竿在北涧,樵夫的歌声飞入南轩。
诗成但言隐居情事,还请高人贤士来评谈。

注释

素:旧的。
产:一作“业”。
朝:又作“城”。
静者:指跳出尘世的出家人,这里指皎上人。
将:又作“还”。
论:又作“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表明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一座破旧的楼阁,位于城郭之外,而这里主要生产的是田园产品,如农作物等,这已经暗示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

接着"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环境,四周是开阔的林野,没有城市场里喧闹的声音,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离都市喧嚣、寻求心灵平静的向往。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则具体展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一些景象。北涧可能是指一条清澈的小溪,诗人在那里垂钓;而樵唱入南轩,则是说樵夫的歌声飘逸在南边的小路上。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田园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关于隐居生活的知识,准备去寻找那些同样追求平静生活的人进行交流。这里的"书"可能是指古代有关隐逸生活的文献或诗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和精神寄托的向往,是一篇颇具意境的咏叹诗。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留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途中遇晴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悽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途次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悽惶子,高歌谁为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