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步屧随风过柳川,眼前气象觉熙然。

勾萌甲拆皆春意,鱼跃鸢飞遂性天。

绿草方浓山尽发,紫芽新迸蕨初拳。

自形自色何容巧,禀赋元来物得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踏着微风走过柳树河畔,眼前的景象显得生机勃勃。
万物生长,春天的气息弥漫,鱼儿跳跃,鸟儿飞翔,顺应自然本性。
绿色的草地正茂盛,山峦也披上了新绿,紫色的蕨类植物嫩芽初露拳头大小。
它们各自展现自己的形态和色彩,无需刻意雕琢,这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之处。

注释

屧:木屐,古代的一种鞋子。
柳川:柳树成荫的河流。
勾萌甲拆:植物开始发芽,甲指外壳,拆指破裂。
鱼跃鸢飞:形容鱼儿在水中跳跃,鸢鸟在空中飞翔。
蕨初拳:蕨类植物的嫩芽形状像拳头。
自形自色:自然形成的样子和颜色。
禀赋:天生的资质或特性。
物得偏:事物各自具有独特的一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步屧随风过柳川,眼前气象觉熙然"中,“步屧”一词形容脚步轻快,与“随风”相呼应,传达出行走在和风中穿梭的自在心情。“柳川”则是春日景色的代表,轻柔的柳枝随风摆动,如同自然界中的舞者。"眼前气象觉熙然"表明诗人对这份美好景致感到心旷神怡。

"勾萌甲拆皆春意,鱼跃鸢飞遂性天"一句中,“勾萌甲拆”形容春天万物生长的繁盛景象,而“鱼跃鸢飞”则描绘出水陆生物在春日中的活力与欢愉。这里的“遂性天”表达了自然界生命活动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

"绿草方浓山尽发,紫芽新迸蕨初拳"这句具体描写了春天植物的生长状态,“绿草方浓”指的是春日里青草渐渐变得浓密,“山尽发”则是山上的植被在这个季节里全部萌发。"紫芽新迸蕨初拳"则特写了蕨菜等植物生长的具体形态。

最后两句“自形自色何容巧,禀赋元来物得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慨。"自形自色"意味着万物各自展现其本色,"何容巧"则是说这些自然之物无需人工雕琢,自身即有天然之美。“禀赋元来物得偏”一句中,“禀赋”指的是天赐的才能或本能,“物得偏”表达了万物各得其所,展现出一种自然而然、不经人力雕饰的完美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微不至的观察和深切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春日即事二首(其一)

朔气棱棱带雪吹,凝阴四面锁寒枝。

自回造化微和后,如再洪濛未判时。

天遣江山醒醉眼,春将景色入新诗。

乡晨一部箫韶奏,草绿花红山鸟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蚤起斋檐独坐

轻寒测测雨冥冥,不觉閒中春一庭。

老竹似欺窗草绿,落梅微间翠苔青。

倏听莺语调新曲,默看蛛丝网碎屏。

物意人情两相得,莫容尘俗挠中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云游莹上人

从前身不染飞埃,雪窦云峰任往来。

石路滑时宜驻锡,浪头危处且浮杯。

眼高桑下肯三宿,脚健山中能万回。

四大空虚何底止,信渠钻得纸窗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余仲谦赴江州教

广文要饭又何难,所在侏儒烂饱餐。

热选尽教众人取,冷官要耐五更寒。

田园彭泽菊三径,意思濂溪草一般。

湓浦依然遗迹在,道源须是静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