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即事

閒居九日意何穷,落木长江感旧同。

佳句致多惟杜老,良辰专美只陶翁。

为问从人游戏马,何如对物咏来鸿。

无萸无菊无螃蟹,亦可随宜酒一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闲居九天思绪万千,落叶长江唤起往昔情怀。
优美诗句杜甫最多,美好时光陶渊明专享。
请问他人骑马游玩,怎比得上我对着飞鸿吟咏。
没有茱萸菊花和螃蟹,只要有酒,也能随意畅饮。

注释

意何穷:思绪万千。
落木:落叶。
长江:长江。
感旧同:唤起往昔情怀。
佳句致多:优美诗句。
惟杜老:杜甫最多。
良辰专美:美好时光。
只陶翁:陶渊明专享。
从人游戏马:他人骑马游玩。
对物咏来鸿:对着飞鸿吟咏。
无萸无菊无螃蟹:没有茱萸菊花和螃蟹。
随宜酒一中:随意畅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九日即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闲居时的心境和情感体验,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閒居九日意何穷”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闲适的九月里,对生活的深刻体会和无尽的情思。九月作为秋季的一个重要节点,常被用来寄托悲凉或是反思的情怀。这一句已为全诗设定了一种淡远而又略带哀伤的情调。

“落木长江感旧同”则是对景物的描写,落叶飘零在长江之滨,激起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感触。这里的“旧同”暗示了一种历史的连续性和个人记忆的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佳句致多惟杜老,良辰专美只陶翁。”表明诗人对唐代诗人杜甫和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有着特别的推崇。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以其独特的风格著称,而这两句则强调了诗人对于这些前贤作品中美好时光描绘的赞赏。

“为问从人游戏马,何如对物咏来鸿。”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那些在生活中纵情享乐的人,他们是否能像古代文人那样,面对自然万物而吟咏出美丽的文字。

最后,“无萸无菊无螃蟹,亦可随宜酒一中。”则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即便是在没有任何特定花卉或是果实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就如同品味一壶美酒一样。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情怀。它通过对比古代文学巨匠和现实生活中的享乐之人,以及对无为而治的态度的肯定,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九日汪元卿送酒亦有相拉者以病嗽不出

紫兰黄菊园丁送,亦有邻翁送酒来。

何忽于斯须煮药,不然夫岂怯衔杯。

登高朋友空相觅,抱病情怀未易开。

过了重阳更堪醉,霜天螃蟹小春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九日诗冯伯田王俊甫刘元煇杨泰之见和复次韵二首(其二)

归来誓墓学羲之,政坐机张触处危。

久已光芒韬巨阙,更能文采眩长离。

奏书方朔三千牍,饮酒渊明二十诗。

索米长安饥欲死,何如终保傲霜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诗冯伯田王俊甫刘元煇杨泰之见和复次韵二首(其一)

空经虚纬费来之,弦急常由瑟柱危。

壮似阴山歌敕勒,悲于易水和渐离。

崎岖万古无穷事,酩酊重阳几句诗。

剩喜故人会吾意,东篱何日酹残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南山寺

佳节携壶意,全如杜牧之。

百年谁不死,九日可□□。

□□差能饮,平生政坐痴。

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