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汪丞坐中观技

主人怜客困行李,开觞命奏婆猴技。

一人锐头颇有髯,唤到宴前屹山峙。

顉颐解奏偃师歌,敛气忽喷尸罗水。

吞刀吐火无不为,运石转丸唯所使。

上客都忘叶作冠,寒天倏有莲生指。

坐令棐几湘帘旁,若有万怪来回皇。

人心狡诡何不有,尔为此技真堂堂。

此时四座群错愕,主人劝醉客将作。

忽然阶下趋奚奴,瞥见庭中飞彩索。

少焉有女颜如花,款闼循墙来绰约。

结束腰躯瘦可怜,翻身便作缘竿乐。

初凝微睇搴高縆,欲上不上如未能。

失势一落似千丈,翩然复向空中腾。

下有一髯挝画鼓,枨枨节应竿头舞。

蓦若惊鸢堕水来,轻疑飞燕从风举。

腹悬跟挂态出奇,踏摇安息歌愈苦。

吁嗟世路愁险艰,尔更履索何宽然。

鼓声一歇倏堕地,疾于投石轻于烟。

依然娟好一女子,不闻兰气吁风前。

我闻西京盛百戏,此虽杂乐犹古意。

石虎休夸马伎书,杜陵雅爱公孙器。

螭鹄鱼龙亦偶成,戏耳何必荡心气。

狂来径欲作拍张,我无一技争其长。

十年挟瑟侯门下,竟日驱车官道旁。

笑语主人更觞客,明朝此际孤灯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献县汪丞家中举办的技艺表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表演者们的精湛技艺和观众的反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古代杂技表演的魅力。

首先,诗中描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开宴并邀请技艺表演。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表演者的外貌特征和技艺展示,如“一人锐头颇有髯”、“顉颐解奏偃师歌”、“吞刀吐火无不为”等,展示了表演者的独特魅力和高超技艺。

随后,诗中通过“上客都忘叶作冠,寒天倏有莲生指”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表演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效果,以及表演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合。同时,诗人也借机表达了对人心狡诈的讽刺,并赞扬了表演者的正直和勇气。

最后,诗中通过“我闻西京盛百戏,此虽杂乐犹古意”等句子,表达了对古代杂技艺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世路愁险艰”,并以表演者的技艺作为反衬,强调了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和乐观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杂技表演的艺术魅力,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春感(其二)

亦有春消息,其如雨更风。

替愁双泪烛,对语独归鸿。

宫阙自天上,家山祇梦中。

东君最无赖,祇放小桃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即席分赋得卖花声(其二)

摘向筠篮露未收,唤来深巷去还留。

一场春雨寒初减,万枕梨云梦忽流。

临镜不妨来更早,惜花无奈听成愁。

怜他齿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杨荔裳即寄酬令兄蓉裳(其四)

元瑜笔札仲宣诗,众手传观绝妙辞。

万事不如知己乐,一灯常记对床时。

雨云翻覆随流辈,裘马轻肥让市儿。

可奈离心争一寸,每逢君弟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移家来京师(其四)

江乡愁米贵,何必异长安。

排遣中年易,支持八口难。

毋须怨漂泊,且复话团圞。

预恐衣裘薄,难胜蓟北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