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感(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亦有春消息”,点明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迹象。然而,“其如雨更风”一句转折,暗示着春日并非总是温柔和煦,而是伴随着风雨,预示着生活的不顺与挑战。接下来,“替愁双泪烛,对语独归鸿”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烛火与鸿雁人格化,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烛火在风雨中摇曳,仿佛是诗人泪水的映照;而孤鸿的归来,却只能是对远方家山的遥望与思念。
“宫阙自天上,家山祇梦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宫阙象征着权力与荣耀,但对诗人而言,它们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家山则是心灵的归宿,但在现实中只能通过梦境来寄托。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东君最无赖,祇放小桃红”一句,以东君比喻春神,讽刺其行事无常,只让小桃花开放,却未给诗人带来真正的温暖与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命运多舛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综上所述,《春感(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风雨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