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其二)

王臣夷夏仰清名,领镇犹为失意行。

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

誉将星月同时朽,身应山河满数生。

泥滓云霄至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帝王与臣民,无论中外都仰慕他的清廉之名,但身为地方长官的他仍觉失意行走。
早已知晓他曾如姜太公般以直钩钓鱼而得遇明主,何必担心无法在朝堂上施展才华如同调和五味制作佳肴。
他的名誉将与日月同辉,直至它们一同消逝,他的一生应当是与山河同在,充满荣耀。
从泥潭到云霄,这之间的距离何其遥远,渔翁般的闲适生活或许本就不该介入到公卿的世事中。

注释

王臣:指帝王和臣子,此处泛指上层统治者。
夷夏:古代称中原为夏,周边民族为夷,这里指国内外,广泛意义上的人民。
清名:清廉的名声。
领镇:担任地方长官。
失意行:心怀不满或不得志地行走。
玉璜:玉制的钓鱼钩,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时机。
上钓:指得到君主赏识,如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金鼎:古代烹饪器具,象征朝廷高位或重大的职责。
和羹:调和五味做汤,比喻治理国家。
誉:名誉,声誉。
星月:比喻永恒和光辉。
朽:消逝,消失。
山河满数生:生命与山河同在,形容人生长久且荣耀。
泥滓:泥潭,比喻低微或困苦的处境。
云霄:高空,比喻高位或理想境界。
悬阔:极其遥远。
渔翁:隐喻诗人或文中主角过着隐逸的生活。
不合:不应该。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这里泛指朝廷高官。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失意情绪的同情和鼓励之作。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王臣夷夏仰清名”一句,以王臣夷夏为例,表明对朋友清白的品行给予高度评价。"领镇犹为失意行"则透露出朋友虽然身居要职,但仍旧感到心中的不满与忧虑。

接下来的“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两句,通过对比玉璜与金鼎,暗示即使是高贵的玉璜也曾遭受过打击,何况只是金鼎。诗人借此告诫朋友,即便身处低微,也应自信自己的价值终将被认可。

“誉将星月同时朽,身应山河满数生”表达了对朋友的赞扬,如同恒久不变的星月一般,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生命力如同山河一样持久且充满活力。

最后,“泥滓云霄至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则是诗人对朋友现状的慨叹,因为尘世间的污浊与高远的理想难以相遇,如同渔翁之鸟无法与尊贵的公卿相见,寄寓了深切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通过多层次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高洁情操以及对朋友深沉的关怀。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闲花半落犹迷蝶,白鸟双飞不避人。

树影兴馀侵枕簟,荷香坐久著衣巾。

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詶故人陈乂都

远别那无梦,重游自有期。

半年乡信到,两地赤心知。

坐久吟移调,更长砚结凘。

文人才力薄,终怕阿戎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詹碏山居

爱此栖心静,风尘路已赊。

十馀茎野竹,一两树山花。

绕石开泉细,穿萝引径斜。

无人会幽意,来往在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路入剡中作

截湾冲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波涛漫撼长潭月,杨柳斜牵一岸风。

便拟乘槎应去得,仙源直恐接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