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舆菜

沜东种菜菜已熟,数亩舆来不盈椟。

积阴地冷生意微,稀鲜空教怪童仆。

连年种豆无一成,苗稼虽强阴雨蚀。

家口嗷嗷三十馀,此菜安能佐饘粥。

往岁宁无恒雨时,不似今年太翻覆。

三月浸淫到仲秋,天日不瞻鱼走陆。

农家处处守场禾,官吏纷纷饱粱肉。

深山雪冻薪不来,男号女啼声似逐。

水不润下洪范嗔,愿以波涛注空谷。

雨旸时若年岁丰,我菜全无心亦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康海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诗中通过描述农民在沜东种植蔬菜的不易,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从“沜东种菜菜已熟,数亩舆来不盈椟”开始,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但收获却寥寥无几,反映出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之大。

接着,“积阴地冷生意微,稀鲜空教怪童仆”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使得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低落,甚至让童仆都感到奇怪。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

“连年种豆无一成,苗稼虽强阴雨蚀”则揭示了连续几年的阴雨天气导致豆类等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即使生长出来也因雨水侵蚀而减产。这不仅反映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也体现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与期盼。

“家口嗷嗷三十馀,此菜安能佐饘粥”一句,直接点明了家庭人口众多,而蔬菜的产出却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凸显了农民生活的贫困和艰难。

“往岁宁无恒雨时,不似今年太翻覆”表达了对过去雨水情况的怀念,以及对今年极端天气变化的不满。这种对比强调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农民对稳定气候的期待。

“三月浸淫到仲秋,天日不瞻鱼走陆”描绘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导致的严重后果,鱼儿因缺水而四处游动,形象地展现了干旱与洪水交替的极端天气现象。

“农家处处守场禾,官吏纷纷饱粱肉”揭示了官民之间的鲜明对比,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困苦,而官吏却享受着丰富的粮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

“深山雪冻薪不来,男号女啼声似逐”描绘了因雪灾导致燃料短缺,家庭成员的哀嚎声仿佛在相互追逐,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在极端天气下的无助和痛苦。

“水不润下洪范嗔,愿以波涛注空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愤怒与期望,希望洪范(古代象征天意的神灵)能够改变天气,让波涛注入空谷,暗示了人们对于改变不利天气条件的渴望。

最后,“雨旸时若年岁丰,我菜全无心亦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天气的向往,即使没有蔬菜,只要雨水适时,就能带来丰收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农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明代农民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227)

康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 字:德涵
  • 号:对山
  • 籍贯:陕西武功
  • 生卒年:1475--1540

相关古诗词

海上秋望

海城秋深风雨急,出门欲往道沾涩。

溪壑萧萧鹙鸧寒,石潭漠漠蛟龙蛰。

长望望乡云不开,中流书信何时来。

会将画舸千丝缆,自作三江逆浪回。

形式: 古风

舟行入郡阻雪

江干雪暗停舟楫,淅沥风声乱榆荚。

初如玉屑忽如羽,閒如柳絮忙如蝶。

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

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

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

渔舟两两深夜雨,折竹敲冰炊晚黍。

月高雪霁乌号寒,鸿雁徘徊失沙渚。

醉来独拥黑貂裘,梦入山头最高处。

形式: 古风

太白楼席上追和先辈陈刚中

风流杨水部,苦欲同登太白楼。

楼前一回首,四郊烟雾风飕飕。

白也生爱此,死后神应留。

鲁人往往闻啸咏,深宵水底号蛟虬。

金尊绿酒满,玉镜清光流。

起见仙人犹独酌,锦袍坐对高城秋。

仙人从来小天地,生既能乐死何愁。

区区力士辈,玩弄如沙鸥。

浩然之气永不灭,真与元气空中浮。

彼哉撼树真蜉蝣,只向仙人粗迹求。

仙人闻之不满一大笑,飘然跨鹤归宣州。

自言宣州亦旧游,避人议论莫若青山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冰玉篇赠徐子谦

君不见冰溪之水真如冰,洁爽不得留蛟蝇。

玉山之峰白如玉,遥见贞光荡晴旭。

我昔报恩作此行,溪容山色随双旌。

恍然置我水晶阙,胸中尘秽皆销歇。

嘉兴太守冰玉姿,出门便与溪山期。

此日归来五马散,意气不异之官时。

嘉兴之人或未知,溪童山叟皆知之。

童叟犹人或可私,山灵溪伯安可欺。

吁嗟太守真吾师,相送岂作儿女悲。

溪可渔,山可采,伐木丁丁歌欸乃。

太守百年心不悔,独恨生当明圣朝,不应黑发居东海。

野客狂痴全未解,欲走天门问时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