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其一)

怪得檐头鹊语频,好音催召幕中宾。

唤回鸡塞三更梦,趁取莺花二月春。

车法阵图留后效,囊封谏草看前陈。

退朝若访孤山去,尚有疏梅可寄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怪不得屋檐下的喜鹊叫个不停,好声音催促着幕中的宾客前来。
唤醒了边塞三更的梦境,赶紧趁着早春二月的莺花烂漫。
车驾和阵法的图样留下供后人学习,装满谏言的信封展示先前的进言。
退朝之后如果要去拜访孤山,还有稀疏的梅花可以寄托我的情感。

注释

怪得:感到奇怪,因为。
檐头鹊语频:屋檐下喜鹊叫声频繁。
唤回:唤醒。
鸡塞:边塞,这里借指军营。
车法阵图:古代战车和阵法的图样。
囊封谏草:装在袋子里的劝谏文书。
孤山:杭州西湖的孤山,常用来隐居或寄托情怀。
疏梅:稀疏的梅花,象征高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准备赴任的情景。起始两句“怪得檐头鹊语频,好音催召幕中宾”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频繁的招呼之声感到惊讶,并且这种声音就像是在催促那些在幕后的人物行动起来。

接着,“唤回鸡塞三更梦,趁取莺花二月春”两句通过对比夜半时分的鸡鸣声和初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中间,“车法阵图留后效,囊封谏草看前陈”两句则是对官员赴任过程中的准备工作进行描绘。其中“车法阵图”可能指的是军事或行政方面的策略,而“囊封谏草”则是指官员在离别之前整理好所有需要带上的文件和建议。

最后,“退朝若访孤山去,尚有疏梅可寄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赴任后可能会访问一座偏远的山的地方,并且那里还有一些如疏梅般坚韧不拔之物可以作为留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温馨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送赵鼎臣赴召(其二)

师旅之馀旱继之,可为太息此何时。

江头人类鱼鳞集,局面忧深虎口危。

国事不应分尔汝,边防岂特固藩篱。

茂弘若问金陵事,说与江东米价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赵鼎臣赴召(其一)

几载江湖负隽声,秋风千里起弓旌。

石渠喜得今刘向,宣室应知旧贾生。

台阁致身将贵显,朝廷论事且和平。

更须记取申公语,不在多言在力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郭靖父还金陵(其二)

忆昨相从戎马间,屡披锦诰慰苍颜。

烟尘历遍疆陲役,风雪同谙道路艰。

子负此名心已白,我成何事鬓徒斑。

一杯握手无它祝,归为移文问北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郭靖父还金陵(其一)

慈恩得隽绿衣归,凡客南来罕似之。

名氏已标希吕第,文华要继幼安诗。

行登衮衮诸公上,毋鄙区区一尉卑。

踏雪同来子先去,梦随鞭影过江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