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初信东风入綵幡,自挑雪荠饤春盘。

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鹤不知三径寒。

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

无人共跨南山犊,更作寻花问柳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起初相信春风拂过彩旗,自己亲手挑选雪荠装点春盘。
土牛象征着又过去了一年,田野上的野鹤却不知园中小径的清寒。
体力还足以在绿色田野耕作,但两鬓斑白接近挂起农夫的黄冠。
无人与我一同骑着南山的小牛,只好独自去寻找花开和柳绿的景色。

注释

东风:春风。
綵幡:彩旗。
雪荠:一种春季野菜。
春盘:春天用来盛放食物的盘子。
土牛:农耕时使用的象征物,代表时间流逝。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
寒:寒冷。
筋力:体力。
绿野:绿色的田野。
黄冠:古代农夫或隐士所戴的黄色帽子。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
犊:小牛。
寻花问柳:游赏春景,寻找花开和柳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对即将到来的立春时节的感受和期待。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如东风吹拂,雪融为水,土牛送来岁月流转,野鹤不知寒意,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渐浓。

诗中的“初信东风入綵幡”表明春天的消息已经悄然传来,“自挑雪荠饤春盘”则形象地描绘出农人期待着春日里的丰收。"土牛又送一年老",写出了岁月流逝,时间在不断前进,而“野鹤不知三径寒”,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寒冷的无知和抗争。

"筋力尚堪耕绿野"表达了农人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耕作土地的力量和决心。"鬓毛并欲挂黄冠",则是对老年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即便头发斑白,也想象着戴上象征荣耀与成就的黄冠。

"无人共跨南山犊",写出了诗人独自一人跨过南山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更作寻花问柳看”,则是老农在立春时节,对于继续观赏自然美景、探索生命之美的一种渴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从容与淡定。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立春

诗傥穷人莫送穷,但穷诗亦不须工。

银幡雪柳人何似,翠缕琼丝菜则同。

百事到头惟早白,一年弹指又春红。

渔溪亦喜溪冰泮,新绿生肥撼钓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立春

花柳胚胎午夜风,一尊聊与破红封。

醉馀安用淄渑口,妙处元无泾渭胸。

纸帐不知寒浩荡,银幡自爱雪髼松。

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立春前一日雪(其一)

入冬妍暖几兼旬,明日银幡岁又新。

绝意六花无复腊,等閒一尺不胜春。

老天咳唾何难事,瘦地耕锄亦幸民。

径就梅梢嚼清冷,相如渴肺久生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立春前一日雪(其二)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

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

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

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