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蒋夔寄茶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韭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堆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

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

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我一生中万事随缘,无论水路旱道都方便。
驾小舟过江去往吴越,三年间尝遍各种美食。
金黄韭菜配玉色鱼片,米饭如雪般洁白,海鲜刚出泉水。
吃饱后在风中歇息,品一杯花乳茶,轻盈圆润。
离开舟船进入东武,满眼都是肥沃田野和桑麻田。
剪羊毛的大羊像马一样大,谁还记得那鹿角腥味的宴席。
厨房里米粥堆积如山,大勺舀起酸味让人垂涎。
柘罗铜碾不再使用,研磨芝麻白土需盆装。
老朋友仍以旧眼光看我,说我喜好如昔。
沙溪、北苑的茶水之争,谁又能分辨出优劣。
两幅清诗寄向千里之外,珍贵的紫金饼价值万钱。
吟诵烹煮都无比奇妙,唯恐有人私下求取。
老妻幼子不懂欣赏,美食已有一半成了日常。
人生遭遇各不相同,南北口味难以评判。
生死祸福早已看淡,更不必论甘苦优劣。
我知道你在旅途困顿,借此诗表达谢意,聊表心意。

注释

随缘: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水陆:指陆地和水域。
扁舟:小船。
芳鲜:美味的食物。
金韭:金色的韭菜。
脂麻:芝麻。
故人:老朋友。
沙溪、北苑:两个地方名,可能指茶产地。
烹噍:烹煮和品尝。
封缠:包裹或缠绕。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通过其生动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生活态度的追求和赞美,以及他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

"我生百事常随缘"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豁达态度,他愿意顺应自然,接受一切命运给予的挑战和机遇。紧接着的"四方水陆无不便"则显示了他对旅行、探索世界的热爱与自如。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在江南地区的生活体验,其中"三年饮食穷芳鲜"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珍惜,"金韭玉脍饭炊雪"则是对当地美食的赞叹。"海螯江柱初脱泉"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写到了自己离开船只,进入东武地区后的生活变化,以及他对于物资储备和日常饮食的描述,如"厨中蒸粟堆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生活自足和对自然的依赖。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提到了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交流,如"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表明了朋友间的情深长存。而"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则显示了他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涯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文化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光禄庵二首(其一)

文章恨不见文园,礼乐方将访石泉。

何事庵中著光禄,枉教闲处笔如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光禄庵二首(其二)

城中太守的何人,林下先生非我身。

若向庵中觅光禄,雪中履迹镜中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其一)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攲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其二)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

此日使君不强喜,早春风物为谁妍。

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

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