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犀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

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江水起初汹涌澎湃,蜀地人几乎成了鱼儿般的存在。
若非有你这石犀镇守,怎能保有这城池家园。
至此方知李太守的功绩,即便是大禹也比不上他。

注释

江水:指长江的水流。
荡潏:形容水势浩大,波浪翻滚。
蜀人:四川人,此处指蜀地的居民。
鱼:比喻人们如同水中之鱼,面临被洪水吞噬的危险。
向无:假使没有。
尔:你,这里指石犀。
石犀:用石头雕刻的犀牛,古代常作为镇水之物。
安得:怎能。
邑居:城镇,居住的地方。
始知:这才明白。
李太守:指李冰,古代蜀地的官员,因治水有功而闻名。
伯禹:即大禹,古代传说中成功治理大洪水的英雄。
不如:比不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片荒凉之地,江水初解冻,蜀人往往成为捕鱼者。诗中提到“向无尔石犀”,表达了对理想居所的渴望,但又觉得难以得到。最后两句赞美李太守,甚至超越了古圣伯禹,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

岑参在此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抒发了对社会安宁与理想统治者的深切期望。同时,诗中的意境也流露出一丝哀愁之情,反映出当时社会状况可能并非如人所愿。

总体而言,此诗语言质朴,意象丰富,透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理想领袖的崇敬。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龙女祠

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

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

蜀人竞祈恩,捧酒仍击鼓。

形式: 古风

优钵罗花歌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

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形式: 古风

先主武侯庙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相府徵墨妙,挥毫天地穷。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

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

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

昼日恒见月,孤帆如有风。

岩花不飞落,涧草无春冬。

担锡香炉缁,钓鱼沧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尘外踪。

富贵心独轻,山林兴弥浓。

喧幽趣颇异,出处事不同。

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