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武侯庙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翻译

刘备与诸葛亮,在风云变幻中相遇。
他们心意相通,君臣情谊深重,如同鱼水相得。
如今遗留的庙宇寂静冷清,但他们的英雄精神穿越了千年时光。

注释

先主:指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也称为刘备帝。
武侯: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智慧和忠诚著称。
云雷际:比喻动荡不安或重大变革的时期。
感通:心灵相通,彼此深切理解。
君臣分:君与臣之间的职分、关系,这里强调的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理想的君臣关系。
义激:道义上受到强烈激发。
鱼水契:比喻君臣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同鱼离不开水。
遗庙:遗留下来的庙宇,这里特指祭祀刘备或诸葛亮的庙宇。
空萧然:形容庙宇内空旷而寂静。
英灵:英雄的灵魂,此处指刘备与诸葛亮的伟大精神。
贯千岁:贯穿、超越千年,表示影响深远。

鉴赏

诗中的“先主”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武侯”则是诸葛亮的尊称。这首诗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会面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之间深厚情谊和忠义的赞美。

“相逢云雷际”一句,以壮观的天气比喻刘备与诸葛亮的初次相遇,云雷缭绕,象征着非凡的命运交汇。"感通君臣分"则表明他们之间的情谊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沟通。

“义激鱼水契”一句,用了古代著名的故事“鱼水之欢”来形容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深厚情谊,就如同鱼对水的依赖一样不可或缺。"遗庙空萧然"则描写了时光流逝,留下来的只有空寂的庙宇,但这种荒凉并没有减弱他们英灵的光辉。

“英灵贯千岁”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位英雄人物不朽英灵的崇敬之情,他们的精神和影响力将会传承下去,永远激励着后人。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抒发了诗人对忠义和英雄品格的赞颂。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相府徵墨妙,挥毫天地穷。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

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

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

昼日恒见月,孤帆如有风。

岩花不飞落,涧草无春冬。

担锡香炉缁,钓鱼沧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尘外踪。

富贵心独轻,山林兴弥浓。

喧幽趣颇异,出处事不同。

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形式: 古风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形式: 古风

安西馆中思长安

家在日出处,朝来起东风。

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

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

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

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

胡尘净古塞,兵气屯边空。

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

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