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歌

鸡声喔喔天未明,大家尽说观潮行。

骑舆徒步相䢔遝,袨服靓装街市盈。

江头日高潮未生,秋风猎猎笳鼓鸣。

美人狎坐临前楹,娇歌婉转调鸣筝。

须臾欢呼笑相指,一线遥从海门起。

潮头崛起高于城,万雷齐轰骇人耳。

排山倒海天欲倾,回波激射奇态生。

两阵合战兵力勍,戈甲晃晃秋空明。

群儿弄水夸巧捷,撇旋蹙踏如浮萍。

人言潮来信有时,我言潮来不可期。

君不见胡马营沙人有待,潮乎此时信何在。

徒劳日后来不休,万古莫洗钱唐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鉴的《观潮歌》描绘了早起观潮的热闹场景。诗的开头通过“鸡声喔喔”和“观潮行”的描述,展现了黎明时分人们迫不及待地前往江边观赏壮观景象的情景。接着,诗人细致刻画了行人穿着华丽,熙熙攘攘的街头景象。

随着潮水渐近,江面平静,“日高潮未生”之际,伴随着秋风中的笳鼓声,美人轻歌曼舞,筝声悠扬,为观潮增添了欢快的气氛。随后,潮水如雷霆万钧般涌来,其势惊人,仿佛天地为之震撼。诗人运用“排山倒海”、“回波激射”等生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潮水的磅礴气势。

观潮的人们欢呼雀跃,惊叹于潮水的奇特形态,孩子们则在水中嬉戏,展示着敏捷的身手。然而,诗人借题发挥,指出潮水虽有规律,但难以预测,如同胡马营沙,人们期待却未必如期而至,以此警示人们不要过于依赖常规,要有应变之智。

最后,诗人以“万古莫洗钱唐羞”作结,暗示观潮事件对于历史的教训意义,表达了对盲目期待和无谓等待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富有哲理,展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天骄子歌

天骄子,自矜剽勇无与比。

龙沙茫茫千万里,随畜转移无定止,草尽水枯行复徙。

天骄子,繁有徒。朝姑衍,莫狐奴。韬弓箙矢气甚都。

前超駃騠后騊駼,什什伍伍驻且驱。

群中五明骨相殊,银蹄玉鼻玄龙躯。

番王示闲暇,揽辔野踟蹰,黄金比余裘白狐。

呼鹰贾勇决云起,鴐鹅垂翅声哀呼。

胡姬之装非汉姝,双椎压肩编贝珠。

茜红韦襦下过膝,并马笑语相邪揄。

天骄子,人识尔形,谁测尔情?赞华已死,胡瑰不生。

斗帐起尘久寂寂,忽见此图双眼明。

双眼明,长叹息。

谁能驱之归漠北,汛扫腥膻净区域,戍卒番休事耕植?

形式: 古风

秋林会友图

青山巃嵷凝紫霞,飞泉如虹饮渥洼,枫林接叶红于花。

上有鸾鹤下麇麚,玉楼珠箔仙人家。

仙人颜色常美好,瑶池桃花得春蚤。

门前石楠秋叶香,满地绿云风不扫。

有客来远方,驱车涉羊肠。

车声到门止,揖让升高堂。

高堂奕奕凌云汉,瑶爵金盘青玉案。

华灯煌煌照宴嬉,汉女为生洛妃旦。

浮云不行天欲低,回风动地飞花乱。

悲欢离合乐未央,起视明星夜将半。

夜将半,舞且歌,发激楚,奏阳阿。

巧笑两颊生微涡,蛾眉曼睩光腾波。

平生乐事良蹉跎,对此转觉哀情多。

明朝忽惊双鬓皤,其奈流光如箭何。

形式: 古风

紫阳庵

玉光薰天天帝怒,敕遣天丁劈雷斧。

电扫霆驱葬海中,散落南山把山补。

龙血淋漓凝紫璚,玉枝瑶草交莹英。

桂影兰香泣秋色,仙妾坐花吹玉笙。

千年老鹤噤不语,萧飒蛾眉怨神妪。

东望蓬莱一水间,黄尘霏霏正如雨。

形式: 古风

送黄景新归豫章

西风雨打梧桐湿,有客升阶作长揖。

面熟无烦道姓名,试问行年惊四十。

四十年中二十边,与君相会在东禅。

丰姿皎皎囊中玉,才艺便便山下泉。

啸咏或过僧饭后,醉眠时在佛灯前。

别来许久今重见,却恨流光疾于电。

我尚淹为陇亩民,君今已挂天官选。

谁知复作故乡行,水远山长无限情。

射日匡庐湓浦道,齐云滕阁豫章城。

豫章城,风日清,青枫叶落水波平。

孤鹤横江秋度影,商船吹笛夜闻声。

王师尚有虔州讨,愿得来书报息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