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会稽吴汉津远游卷

骥足小千里,鹏飞搏九州。

唯应星轺使,得以穷周游。

騑騑四牡今何往,秦汉山川古风壤。

圣主恩绥下国时,王人位列诸侯上。

官船昨夜广陵秋,二十四桥闻棹讴。

长淮柳色迷津吏,一片扬州带驿楼。

单车又发闽关道,九曲溪山旧来好。

沈剑波深历历云,钓龙矶断青青草。

君不见主父西游久不归,苏秦金尽故交稀。

宁持使节衔君命,出入臣藩复帝畿。

春风太液花如雾,夜月瀛洲访仙侣。

白下亭西卖酒家,凤凰台北吹箫处。

故园迢递会稽山,镜水仙舟也梦还。

若使功成拂衣去,此心长在五云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会稽吴汉津远游卷》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以骏马和大鹏的形象象征着主人公的豪情壮志与广阔胸怀。诗人通过秦汉山川的描绘,赞美了圣主的恩泽和臣子的显赫地位。广陵秋夜的官船、二十四桥的桨声、长淮柳色与扬州驿站,展现出旅途的繁华与诗意。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江南的山水之美,提及九曲溪山、沈剑波深和钓龙矶,寓言主人公的行程深入而富有神秘色彩。他以主父、苏秦的典故,表达了对仕途起伏和友情变化的感慨,表明自己愿奉命出使,无论身在何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故园和帝都的思念。

最后,诗人以春风吹过太液池的景象,以及夜月探访仙人的想象,展现了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在白下亭的酒家和凤凰台的箫声中,他寄托了对家乡和仙境的向往。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功成身退后,依然保持高洁情怀的愿望,将此心置于云端之上,寓意其高尚的品格和理想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王恭鲜明的个人风格。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奉寄浮丘郑助教兼柬董记室

西胶博士金门客,白马青袍夹城陌。

天池种藻上林花,身受皇恩不顾家。

春风几见桥门柳,禄米唯应足沽酒。

囊无一物寄妻孥,箧有空书示僚友。

忆昨骊驹未别乡,新宁山水竞风光。

县人争揖芭蕉馆,墨客都寻柿叶房。

六平山下秋同屐,半占峰南夜联席。

别后相思何处寻,凤台碧草连天色。

王门记室最情亲,官暇相过德有邻。

飞札定应思漫士,因风也或寄樵人。

形式: 古风

答黄嗣杰兼柬王介轩先辈

沙馆忽归梦,枫州空月明。

与君别来凡几日,相思不觉闻秋声。

来清小苑霜初肃,扶留叶大甘蔗熟。

青山绕舍云半间,黄菊吹香酒千斛。

瀛洲仙侣久忘机,昔时骢马今布衣。

共君兄弟日携手,閒看孤鸿天外飞。

形式: 古风

书漫士为陈拙脩绘沧洲别墅

金堤沙北镜湖东,前窥筹岭后炉峰。

沧洲老人年七十,朝朝宴坐于其中。

葛巾竹杖何萧散,卧爱清晖不知晚。

魏阙青云梦里过,谢池碧草吟中满。

五岳仙游去路深,击鲜子舍费千金。

如何白发沧洲上,野鹤閒云一片心。

龙涎酒盏鸬鹚勺,远胜仙家大玄酪。

送客天明水鸟啼,弹弦夜静檐花落。

龙门高士扫新图,挥霍霜毫倒墨壶。

京国浮丘亦知己,题诗早晚寄东湖。

形式: 古风

送林彦衡子婿游汉赴嘉禾吉期

蜀葵初黄柳飞雪,棹歌声里行人别。

别思空随海上波,客心已醉吴中月。

嘉禾山水盛繁华,才子今游若到家。

金屏射中双栖鸟,红烛争开并蒂花。

问君今年二十几,大颡疏眉有如此。

少君不愧鲍家郎,乐广应期卫公子。

冰玉相亲情更多,泮林官况近如何。

为言白首甘藜藿,岂望青云到薜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