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亡徙东广

逖泉已矣又菇莸,半壁乾坤只恁休。

频岁建杓移北斗,何人持节救东瓯。

烟蜚樯橹风涛怒,云锁楼台日月愁。

南望羊城天欲暮,可堪回首问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过去的时光如泉水流逝,半个国家的局势让人忧虑。
每年都在改变策略,试图挽回颓势,但谁又能像古代使者一样,拯救东部的危难?
烽火弥漫,战船在狂风巨浪中摇摆,楼阁被乌云笼罩,连日月都显得忧郁。
遥望南方的羊城,天色渐晚,怎能忍受回头再问这片沦陷的神州大地?

注释

逖泉:过去的时光。
矣:了。
菇莸:比喻过去的美好时光不再。
半壁:半个。
乾坤:天地,国家。
恁:如此,这样。
频岁:每年。
建杓:改变策略。
移北斗:挽回颓势。
持节:像古代使者一样持有象征权力的符节。
东瓯:古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指东部。
烟蜚:烽火弥漫。
樯橹:战船。
风涛怒:狂风巨浪。
云锁:被乌云笼罩。
日月愁:形容日月也显得忧郁。
羊城:广州的别称。
天欲暮:天色渐晚。
可堪:怎能忍受。
回首:回头。
神州:指中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泾所作的《闽亡徙东广》,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时局动荡的悲愤之情。首句"逖泉已矣又菇莸",以"逖泉"象征往昔的繁华,"菇莸"则喻指衰败,暗示了国家的衰落。次句"半壁乾坤只恁休"进一步强调了南宋王朝仅存半壁江山的凄凉景象。

"频岁建杓移北斗",通过"建杓移北斗"的意象,比喻政权频繁更迭,如同北斗星移,暗示政局不稳。"何人持节救东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人能挽狂澜,拯救危局的深深忧虑。

"烟蜚樯橹风涛怒,云锁楼台日月愁",描绘出战乱烽烟四起,楼台被乌云笼罩的压抑画面,日月为之愁苦,渲染出浓厚的哀愁气氛。

最后两句"南望羊城天欲暮,可堪回首问神州",诗人遥望南方的广州(羊城),感叹时近黄昏,不禁回首追问祖国的命运,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南宋末年国势衰微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无尽哀思。

收录诗词(12)

唐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怀友

羞登广武议英雄,匣却吴钩韬却弓。

幕下清谈王太尉,门前白马褚司空。

一编衮斧风尘表,千古纲常天壤中。

说与华阴扪虱老,何曾正朔在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崖山亡

万里舆图入朔方,摇摇孤注海之阳。

石尤风恶云藏轸,天驷星沈月掩房。

岛上有人悲义士,水滨无处问君王。

羲和指着乌飞路,去去虞渊暮色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吴中送僧

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

风传孤磬远,松偃旧房低。

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

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季子挂剑歌

季子让一国,视之敝屣然。

宁当宝一剑,不为徐君悬。

徐君虽亡骨未朽,剑挂坟前白杨柳。

君知不知不足悲,我心许君终不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