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

一片非烟隔九枝,蓬峦仙仗俨云旗。

天泉水暖龙吟细,露畹春多凤舞迟。

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一片轻盈的雾气笼罩在九枝之上,仙人队伍的仪仗像云中的旗帜般庄重。
天池之水温暖如春,龙的低吟声细细入耳;春日的露水花园中,凤凰的舞蹈显得缓慢而优雅。
榆树的果实落下,星辰仿佛随之转动;寻找桂花的踪迹,月亮也随之移动。
人间世事如沧海桑田,每天都在变化,不要让美好的约定再次错过未来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首句“一片非烟隔九枝”,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与神仙交接的境界,“九枝”可能指代天上的仙境或仙花,而“非烟”则表明这种境界不是凡尘可及,充满了神秘和梦幻色彩。

接着,“蓬峦仙仗俨云旗”,诗人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蓬峦”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而“仙仗俨云旗”则形象地表达了仙界的威仪和神秘,给人一种其他世界的震撼感。

第三句“天泉水暖龙吟细”,通过对仙境中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宁静与美好。这里,“天泉”指的是天上之泉,即仙界中的清泉,而“水暖龙吟细”则形象地表达了泉水温柔而又充满生机的声音。

第四句“露畹春多凤舞迟”,诗人通过对露珠和春日的描写,展现了仙境中生命力与美丽景致的交织。这里,“露畹”指的是早晨的露水,而“春多凤舞迟”则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美好而缓慢的氛围。

第五句“榆荚散来星斗转”,诗人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仙境中时间流逝和宇宙运行的情景。这里,“榆荚”指的是树上的果实,而“散来星斗转”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天体运行的节奏。

第六句“桂花寻去月轮移”,诗人以桂花和月亮作为意象,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体验。这里,“桂花寻去”意味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月轮移”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中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易逝。

最后两句“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诗人通过对人世间变化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个美好时刻。这里,“桑海”是比喻人世间变幻莫测,而“朝朝变”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迅速和频繁;“莫遣佳期更后期”则是诗人的叮咛,希望人们不要让美好的时光再次流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世间变迁和时间易逝的感慨,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七夕偶题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于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

岭外他年忆,于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